找到項目公司的領軍人物,成為中國大飛機項目的當務之急。
《第一財經日報》昨天從多位接近大飛機項目人士處獲悉,相關部門正在為大飛機項目尋找領軍人物,預計上半年將有結果。
今年2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上批準了大型飛機研制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并同意組建大型客機股份公司,盡快開展工作。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除了通過立項,唯一確定的是大型飛機項目初步測算投資研制經費約500億~600億元人民幣,這些資金將分配給軍工和民用飛機的制造和研發。至于誰會參與大飛機的項目公司,都要在為項目公司選定領軍人物后才能確定。
知情人士透露,大飛機項目很可能采取全球風險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風險合作伙伴不僅僅負責生產部件,而且從一開始就參與項目的投資,承擔一定份額的風險,并按照一定比例獲得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國務院通過大飛機立項后的短短幾天內,國防科工委連續下發《關于大力發展國防科技工業民用產業的指導意見》和《關于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的指導意見》。兩份文件明確提出,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軍品研制,同時鼓勵非限制軍工企業整體上市。
眾多業內專家均認為,在這個體制創新決策的鼓勵下,有關部門可能會組建一家符合市場化運作的項目公司,來擔當大型飛機研制的責任主體,實現投資多元化。
上海飛機制造廠前副總工程師周濟生建議,大飛機項目成立的股份公司,可以主要承擔總裝和交付后的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等功能,而發動機、機載設備系統則可以通過國際招標完成,這些占據了大飛機制造成本的50%以上。
中國航空第二集團總經理張洪飚告訴本報記者,飛機制造所需的原材料、元器件對飛機性能的影響在50%~70%以上,這些將是中國面臨的挑戰。
波音民用飛機集團CEO斯科特(Scott Carson)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飛機的架構與設計遠比飛機的裝配難度大。
“制造商已交付產品的質量、產品預期生產進度的可靠性、現役機型的性能以及飛機制造商對現役機型所提供的支持,都是影響飛機銷售的因素。”斯科特說,“這些實際上都是中國制造大飛機將面臨的非常大的挑戰。”
事實上,中國的大飛機項目已經吸引了國際航空巨頭的注意。
昨天,有報道稱,波音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吉姆·邁克納尼(Jim McNerney)表示,該公司可能支持中國研發一系列大型商用飛機的努力。
此前,斯科特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也指出,目前中國航空業和中國政府還沒有邀請波音參與這個項目,如果有這個機會,波音會對這個項目進行評估,看是否有可參與性。
也有報道稱,自中國有意自行研制大飛機以來,俄羅斯航空業領導人表示希望參與中國的項目,并且已經在同中國談判。
此前,國防科工委主任張云川曾透露,大飛機項目啟動后,有望在10年左右拿出實驗樣機,而上海很有可能成為大飛機的總裝基地。而波音預計中國將在2020年左右開發出與波音737系列大小相仿的飛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