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浙江網5月4日電 (楊鎣暉)第三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于今日在杭州落下帷幕,在此之前,官方曾預計此次動漫產業成交額超過四十億。
這是“富有創意”的動漫產業第三次與美麗的杭州“握手”,此前的二零零五年六月一日至五日,杭州曾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動漫節,日后,該節日將永久“落戶”西子湖畔。
產業瓶頸逐漸消失
動漫產業在中國已引起足夠重視,“十一五”期間,政府將其列為重點扶持和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浙江省明確把其列入建設“動漫產業強省”日程。
來自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消息,二零零六年國產電視動畫片產量超過八千一百萬分鐘,比前年增加近一倍。
包括湖南宏夢卡通集團、浙江太子龍集團等國內多家民營企業已著手對動漫產業進行大規模的投入,宏夢卡通CEO賀夢凡在中國國際動漫產業高峰論壇稱,旗下動畫片《虹貓藍兔七俠傳》銷售總碼洋已達到一點六億。
香港漫畫家黃玉郎在國際動漫節“香港日”上對國內動畫片之一《虹貓藍兔七俠傳》表示認可,并坦言大陸地區動漫產業的瓶頸正在逐漸消失。
有業界人士認為,內地動漫產業高速發展得益于政策法規上的支持。
二零零六年九月,國家廣電總局對全國各級電視臺所有頻道作出要求,每天十七時至二十時之間,均不得播出境外動畫片和介紹境外動畫片的資訊節目或展示境外動畫片的欄目,各動畫頻道在這個時間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片或國產動畫欄目。
這無疑給本土動漫產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雙方國際合作加強
“黃金時間限播”政策并未限制境外動畫片對國內動漫市場的“曲線試水”,臺灣漫畫家朱德庸在國際動漫節上攜手浙江衛視共同開發其作品《絕對小孩》各衍生項目,包括電視節目、動畫片、情景劇、舞臺劇、木偶劇等,并稱,將自己的“孩子”交于浙江傳媒“撫養”。
這種“撫養”方式被多數境外動漫團隊認可。大然、尖端、東立、青文等多家臺灣動漫發行公司在中華漫畫出版同業協進會的組團下,力求在內地尋得類似《絕對小孩》一樣的合作伙伴與商機。
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尋求多種合作方式提升自己動漫品牌及開拓海外市場。一日,杭州中國國際動漫節正式“聯姻”歐什法國國家動畫片節。這種重在學術交流與資源共享的方式在官方得到認可,“他(指合作方式)可以提高中國動漫的水平”,有官員稱。
來自坊間的消息,有部分漫畫家已在國外市場進行“試水”。內地漫畫家穆逢春作品《侍神大傳》在日本知名漫畫雜志《少年Fang》以每期十幾頁的篇幅連載數月并被接受,日本漫畫“教父”松井榮元稱,相對日本漫畫家,穆逢春的畫功略勝一籌。
品牌與動畫的先后之爭
一國內業界人士表示,中國動漫產業有一流的技師,二流的故事,三流的經營。國際上比較成熟的發展模式是“先有品牌,再有動畫,最終發展相關衍生產品”,也就是說,在動畫片公映之前,該動畫元素已被大眾喜聞樂見和廣泛認同。
日本動漫模型“敢達”在經歷二十八年的發展后,現已將衍生產品開拓到在線游戲,剃須刀等同類產品,有研究表明,通過周邊衍生商品的開發收益,要占動畫片投資回收以及利潤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這種情況在中國被改變。多數國內動漫團體采用“先有動畫,后樹品牌”的發展模式,“藍貓”鼎盛時期在全國擁有超過兩千四百家的專賣店,覆蓋百分之九十五的地級城市,薄弱的動漫產業鏈導致“藍貓”在二零零五年走到盡頭。
再者,盜版猖獗也成了影響中國動漫發展的因素。多數新作品剛問世,盜版也就隨之流入市場,從而使得產業回報大大縮水。中華漫畫出版同業協進會(臺灣)秘書長高世椿稱,盜版對動漫產業打擊很大,這可能會使得內地漫畫家“很傷心”。
來自第三屆中國國際動漫節的消息稱,目前中國共有四百四十七所所大學設立了動畫專業,有兩百三十所大學開辦了涉及動漫專業的院系。二零零五年,全國有關動漫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已達六萬余人,在校學生超過四十六萬人。
盡管如此,復旦大學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周斌教授還是表現出憂慮,“中國絕大多數高校動畫教學歷史較短,在師資力量、教材建設、課程設置等方面不夠完備,與創作和生產的實際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尚有不少需要完善之處。”
有消息表明,除杭州以外,國內多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都在不遺余力發展動漫產業。各個城市在“會展”、“基地”、政策等多方面進行“跑馬圈地”,積聚動漫產業的物資和人氣分享這份大餐。二零零五年,中國動漫產業達到一百八十億元產值,如今這個數據正在以幾何級數速度增長。
令人欣慰的是,無論境外還是境外,都對中國的動漫市場表示出莫大的興趣,這可能是中國動漫產業蓬勃向上的拐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