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顯示
我國創業活動從生存型向機會型轉變 本報訊 7月19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技術經濟與管理系主任高建教授在公布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2006)時說,2002—2006年中國創業活動在性質上發生變化,正從生存型向機會型轉變,比例為38.7%∶59.2%。這意味著有更多就業、出口、新市場等促進經濟活力的因素。 他說,我國創業活動持續活躍,2006年在全球創業觀察項目的42個成員中排在第6位。創業機會型指數排在世界第10名,生存型指數居第5名。每百名18—64歲的中國人當中,有約16人參與到不超過三年半的創業活動中去。其中18—24歲的創業者接近20%,呈現年輕化的特點。男性以機會型創業為主,女性以生存型為主。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初中等受教育者仍是創業者的主體,不過正在發生變化,現受高等教育的創業者超過20%。
2006年的數據顯示,有50%的新企業生產了新產品和使用新工藝,29%的新企業在未來5年能提供20個以上的工作崗位,44%的新企業能提供1—5個工作崗位。這意味著創業活動對GDP的貢獻在增加,對未來經濟穩定發展起著積極作用。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程源說,2006年中國創業環境綜合指數居世界第14位,比往年有所提高。創業環境相對較好的方面是有形基礎設施、文化和社會規范;商務基礎設施、研發轉移、市場開放程度和知識產權保護等處于中等水平;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項目和教育與培訓方面則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