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許多人已經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市場空白點,并且創建了成功的企業。
鄧娜·約翰遜創建的Sea son a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縫隙企業。該公司的使命描述為:“為那些具有經前期綜合癥、準更年期綜合癥和更年期綜合癥的婦女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信息,以便幫助她們療養。”她公司的旗艦產品是一種平衡激素的奶油產品,能夠方便、快捷地從公司在線商店中購買。鄧娜的縫隙企業建立在婦女處于特殊生理階段對藥品和化妝品的需要這一基礎之上。
如家,中國最大的經濟型連鎖酒店品牌,在看似圓滿的市場中捕捉到了縫隙,開拓出自己的商業版圖。如家的創辦者季琦曾如此比喻市場機會:“一個堆滿了大石塊的玻璃瓶,看起來似乎已經沒有空間,實際上大石塊的空隙之間,還可以容納一堆小石子;隨后,在小石子的縫隙里,你還能繼續填滿細沙。”
長期以來,酒店業市場結構不合理,其服務主要集中在高端和低端兩個部分,而便宜干凈的中小型酒店嚴重匱乏。如家發現了這一擁有普通游客、商務客人、白領等龐大消費群體的空白市場,從而在夾縫中尋覓到了商機。從2002年6月建立到2006年底,如家用4年多的時間就走過了其他酒店近10年的歷程,成為中國發展最快、開業酒店數目最多的經濟型連鎖品牌。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往往大行業中存在很多市場空白,一旦你從中找到了合適的市場空白點,那么,你就抓住了創建一家能夠持久生存且能夠盈利的企業的機會。”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看到,只要找到合適的縫隙,那么你在某個地區的客戶就極易找到,并且不用花錢或少花錢就可與這些客戶取得聯系。找到一個縫隙后,你不必擔心新的進入者及競爭。這里沒有競爭,你也不用經常降價。作者告訴我們的縫隙企業,是安全的、能夠長期生存的,而且還是能夠贏利的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