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信息產業部一紙嚴厲的通知在電信增值企業(SP)中掀起波瀾:全面清查廣播、電視互動節目的信息服務,內容從解析姓名、測星運、姻緣、占卜到猜謎、博彩等不一而足。廣播電視互動,這個喧囂一時的SP“搶錢”模式,可能將迎來其命運終點。 對多數人來說,廣播電視互動游戲并不陌生,砸金蛋、一擲千金、唐伯虎點秋香……種類多達數百種。每天午夜來臨或白天的非黃金時段,這類互動游戲更是頻繁亮相。 “多數廣播電視互動節目,利用虛假宣傳、虛設中獎信息等方式,誘騙用戶使用信息服務,一定要堅決禁止。對存在問題的增值電信企業,基礎電信運營企業要對其關閉端口、停止接入。”信息產業部經濟調節與通信清算司有關負責人說。 在SP中,“領先監管一步”流傳甚廣,SP的“淘金神話”也基于此。去年以來,信息產業部加大了對SP的監管,包括手機短信、互聯網以及媒體互動類短信等。 但是,因廣播電視節目涉及廣電、工商、信息產業等多個管理部門,嚴格規范尚不能一步到位。加上廣電部門重點治理電視購物,廣播電視時段留下空白,這一空白迅速被SP占領。涉足廣播電視互動節目,成為SP遭遇行業整頓風暴以來的“救命稻草”。 這一“救命稻草”始終繞不開誘騙消費。“我在等中獎信息時,播放的業務介紹共計耗時40分鐘。這是典型的故意延長用戶在線等待時間,增加用戶消費的手段。”信息產業部參與實際測試的趙海波說。 此外,標示為現場直播實際為SP錄播,購買電視時段播放,用戶無法真實互動卻被收取信息費;中獎號碼為假號、空號;對兌獎設置障礙使用戶無法領獎等均為測試中調查到的真實情況。 誘騙用戶使用信息服務,成就了SP的暴利,也讓廣大SP失信于民。信息產業部要求,8月31日前,所有經營廣播電視業務的SP業務信息將在通信管理部門備案,未備案的一律停止。 按照“誰收費誰負責”的原則,廣播電視、基礎電信運營企業、SP構成的利益鏈中,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開始一改往日曖昧的態度,組織專人撥測,勒令違規SP全部下線,全國范圍內停止接入。 “依靠暴利成長起來的SP應該意識到,隨著監管的步步到位,SP的規范經營勢在必行。”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