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方良騰 王海榮 段煜第) 原創性國產網游動漫產業在廣州以年增長超過50%的速度發展;珠海市政府審議通過《珠海市產業發展導向目錄》,明確把文化產業列為珠海市優先發展的十大產業;佛山要由陶瓷生產基地向陶瓷創意設計之都轉變;打著“東莞制造”烙印的音樂劇《蝶》在玉蘭大劇院舉行全球首演……種種跡象表明,珠三角各大城市開始全面掘金文化創意產業。
東莞 “蝴蝶”扇起創意風暴
7月27日,投資6000萬元、打著“東莞制造”烙印的音樂劇《蝶》在玉蘭大劇院舉行全球首演,首屆東莞國際音樂劇節也宣告同期開幕。8月1日,“東莞制造”的音樂劇《蝶》結束了在東莞的最后一場演出,正式展開其全國巡演之旅。隨著《蝶》的順利破繭而出,標志著東莞在打造“音樂劇之都”的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這只小小的“蝴蝶”,其實是東莞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的一次大動作。伴隨這只“蝴蝶”的起飛,東莞不僅順理成章地提出了“音樂劇之都”的城市建設新目標,還衍生出了一系列文化創意活動和文化商品。而“蝴蝶效應”也在東莞的各行各業中激起了不小的聯動波瀾。
早在一年前,在東莞市首屆特約研究員聘任儀式及座談會上,與北京大學教授何志毅、省社科院院長梁桂全等13位專家,共同被聘為東莞市特約研究員的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謝鵬飛就指出,“東莞發展到今天,要實現跨越式發展,要實現新的低耗能高產出的發展,應該大膽地另辟捷徑。根據廣東省的發展思路,以及目前全世界、全國最新的發展思路,應率先發展創意產業。”其他專家“外腦”也表示,發展“創意產業”,可以作為東莞的第一課題進行調研,能夠為東莞的傳統產業帶來活力。
廣州 網游動漫全國領先
近年來,創意產業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網游動漫產業在廣州得到前所未有的長足發展,原創性國產網游動漫產業規模以年增長超過50%的速度發展。如今,廣州網絡游戲開發和運營能力、動畫制作和發行能力,漫畫雜志發行量以及衍生物的生產能力和交易量在全國都名列前茅。文化創意產業已逐漸成為廣州國民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其中,天河軟件園中僅3家知名企業網易、光通、世紀龍的網絡游戲產值,就占全國的30%。廣州網游動漫產業在過去歐美日韓企業的一統天下中殺出重圍。
據統計,目前廣州從事網絡游戲、動漫業務的企業有70家,從業人員1.2萬人左右。2006年,僅天河軟件園區網游動漫企業銷售總收入就達到40億元,約占全國的35%。不久前,被譽為“中國動漫第一獎”、“華語動漫奧斯卡”的金龍獎正式落戶廣州,成為廣州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標志性事件,有力地提升了廣州動漫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