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了Google在美國并購中小型公司的習慣,谷歌在中國大陸市場上也接二連三的收購中小互聯網公司。最近網絡關于谷歌收購的謠言不多,其中有真有假。暫且拋開消息真偽不說,谷歌收購行為本身是極大刺激了中國創業環境的。
目前,已經被證實過的消息包括:迅雷的部分股票被谷歌收購、天涯部分股票被谷歌收購(網絡傳說60%,估計實際在10%左右)。傳言收購的則更加多:Discuz被谷歌注資、Maxthon遨游瀏覽器與谷歌洽購、265網站導航被谷歌收購(265.com注冊信息已標明為Google,不過雙方均未承認)……
谷歌的市值已經達到了1400多億美元,而手中的現金則在104億美元左右。因此,收購優秀公司對于谷歌來說,既能夠維持股民信心,也能夠大量籠絡人才、用戶、流量、收入。因此,對于收購戰略,李開復一點都不避諱。毫無疑問,收購已經成為谷歌在中國大規模本地化的一步重要棋局。
在當前的中國互聯網環境中,已經成長起來的中國IT具體似乎并不那么喜歡收購。尤其是正在起步和成長起來的新互聯網概念,QQ、新浪、搜狐們似乎更喜歡自己雇一群人來,跟在小公司后面開發同樣的東西,而不是直接收購小公司,博客、播客、Twitter、論壇都是這樣的。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創業公司的生存空間被壓縮的更加小。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是中國的悲哀。
其結果是,新創公司遭遇門戶競爭,投資無法退出、市場無法發展。如此的惡性循環將造成投資不再感興趣、創業者失去創業激情。互聯網這個圈子,如果失去了創新的動力,留給中國的將會是什么?
對于谷歌的收購策略,我是很贊許的。國內的確有一批公司,擁有很強的技術、很大的流量,但就是無法將這些東西變為銷售額。如果被谷歌收購,形成優勢互補、強強聯手,更重要的是,能夠成為中小型成功企業資本退出的一條出路,那么投資界會活躍起來,創業者的動力就會加強,對整個互聯網產業則是一條極大的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