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逢年過節,大小餐館都從不放過能夠讓他們賺到盤滿缽滿的機會。而這個中秋似乎有些例外,在原料漲價、菜品提價的浪潮中,市民們對團圓飯的吃法都有了各自的想法。
去年離中秋還有一個多月時,一些餐館的中秋家宴訂座率便達到了100%。而今年到這個時候很多餐館的中秋家宴訂位還有些冷。反倒是風味獨特、價位中檔的餐館比較吃香。
老字號:十道素菜迎團圓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便宜坊旗下的便宜坊烤鴨店在中秋佳節增添了10道素菜,迎接即將到來吃團圓飯的主顧們。燒汁油雞縱、薏米鳳尾藻、生拌海棠花、玫瑰人參苗等新增菜品都是用了時下流行的菌類、藻類等健康素菜食料。很明顯,廚師們巧妙地打著健康的旗號,換下了極具爭議的肉類菜肴,讓消費者愉快地走上了綠色健康的飲食道路,而不再和漲價的豬肉較勁。
在中秋家宴訂位率較低的時下,眾老字號也都沒有了往日的熱情,一些老字號的工作人員透露,今秋沒有專門制定團圓菜譜。記者在走訪多家餐館了解到,過去種種的訂位須知、細則等都不見了蹤影,而工作人員都表示中秋訂位仍然可以選擇。
今年各老字號的中秋家宴以以往的經典菜式為主,價格也沒有變化。而今年也很少有顧客訂套餐,大多數都是訂位后再自行點菜搭配。
大眾餐館:靠近社區吃香
盡管價位較高的老字號酒樓中秋訂座率不理想,但是不少特色突出的大眾酒樓卻格外火爆。昨日,記者在朝陽區東南四環的雙龍小區等社區附近的大眾餐館了解到,很多香香鍋、麻辣燙、香辣蝦等餐館的預訂率已經達到一半,店主欣喜地預計,在未來的兩周都將訂滿。
以海鮮、蔬菜等為主要食材的香香鍋、麻辣燙、香辣蝦都是以一種主打菜式為核心再搭配小菜,味道奇特誘人,平均每人消費在20元-50元不等,受到三到四口之家的熱烈歡迎。
除了口味獨特的川菜,社區大眾餐館里的家宴備受歡迎。他們都是以平價招攬顧客,但是,店主均表示在中秋家宴中不提供特價菜,但是其他菜式的價格會保持日常水平。
消費者:團圓飯吃法各不同
“學了好幾個新菜,準備在家做飯吃。”在某公司工作的鄭女士說,家中的團圓飯已經連續幾年都在餐館吃,雖然也很高興,但是總是缺少家里溫馨的氣氛。早在8月末她就開始著手準備自制中秋團圓飯。
在家吃還是到餐館吃,鄭女士有著自己的小算盤。“多花些心思,把家常菜做得新鮮點兒,或者再加點海鮮,簡單的加工就是一道受歡迎的菜。”她說,如果在家吃團圓飯,全家老小10口人花銷近400元,而這一餐在飯館,可就不止這個價錢了。
而夫妻都在天意批發市場開鋪的張先生則坦言,無論是否漲價,由于沒有時間親自料理菜肴,中秋還是會在餐館訂位。而在餐館吃一頓團圓飯對張先生一家人也意味著省去了大量的準備和烹飪的時間。商報記者 任宏
業內看法
餐館莫抬高漲價幅度
餐飲行業借原材料價格上漲抬高價格,已是不爭的事實,但目前,在餐館用餐的食客們都明顯地感覺到同樣的用餐量要花費比以前高出不少。根據中國烹飪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餐飲行業原材料的成本上漲均值不過3%。可是在銷售的價格上則上漲了10%-20%。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全國食用農產品價格指數為111.37點,較7月中旬上漲了0.5%。除水果價格下降外,糧食、食用油、肉類、白條雞、雞蛋、蔬菜、水產品、白砂糖等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很明顯,餐飲行業目前所面臨的成本上漲壓力并不足以達到產品漲價的程度,部分快餐、酒樓等餐飲企業借勢大幅漲價的行為,則是有意將自身成本的上漲轉嫁到消費者的頭上。
對此,中國快餐委員會呼吁,應通過增值服務質量、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等方式來消化目前所遭遇的原材料成本壓力,而不是單純地將原料上漲的壓力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