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裝修旺季的來臨,很多裝修業主會選在黃金周安排裝修采購計劃。在打折、贈送等同質化競爭環境中,建材商家開始把團購作為主要營銷策略,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底線的價格和完備的售后服務令其趨之若騖。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黃金周期間,安信地板將在上海舉辦特大規模團購活動。截至9月18日,千人的團購名額只剩最后68個。據組織者衛榮介紹,此次團購無論從規模、范圍還是回饋力度上,都是史無前例,“團購價格一般都按出廠價銷售”。據了解,黃金周期間參加團購的消費者90%以上都會產生消費行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讓消費者產生二次消費,各品牌在組織團購活動時,會把消費者帶到工廠,參觀原材料倉庫,了解生產過程。對于消費者關心的購買、安裝、保養等知識,在團購中會安排專家講解。 “在歷史最低價的基礎上再讓利3%。”上海團購網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黃金周,該網站十城聯動,預計人流量將超過800萬,覆蓋800家商家的2000余個品牌。“黃金周,我們預計銷售總額將突破3億元”。 “近幾年,參加團購的網友日趨成熟,完成終端消費的比例不斷提高,商家因此也青睞在團購平臺上促銷。”有著5年團購組織經驗的Jackie認為,團購最核心的優勢體現在價格優惠上。網上團購省去了店面租金及商家利潤分成,讓利幅度更大。 提醒 團購不是“人來瘋”消費者需擦亮眼睛 雖然在團購活動中,消費者得到了實惠,但也有部分商家利用團購的名義欺騙消費者。據知情人士透露,有些商家會在團購活動前一個月左右,故意抬高店內零售價格,令最后的團購價雖然降幅較大,但實際只比原先零售價低了一點,甚至可能更高。還有商家事先廣告打出極有誘惑力的超低價,當消費者趕到現場后,卻宣布數量有限,部分規格、型號售罄。更有甚者,商家以“團購”名義,向消費者銷售品質有問題的尾貨或滯銷貨品,價格雖低,但并非消費者所中意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市面上的團購活動繁多,消費者需要擦亮眼睛,挑選有口碑的團購活動參與,不要過于關注折扣而忽視質量。同時,也要注意防商家找“托兒”發起操縱團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