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15億元政府投資“超常規”推服務外包 截至目前,無錫已關掉太湖畔500多家小化工、小五金等“五小企業”
一次供水危機,在過去的數月中,已成為無錫經濟轉型最強力的催化劑。從“世界工廠”飛奔向“世界辦公室”,正成為這座太湖城市的發展目標。
根據無錫市剛剛出臺《關于集聚國際服務外包和軟件出口企業“123”計劃的政策意見》(下稱“‘123’計劃”),到2010年,無錫市要集聚國際服務外包和軟件出口企業100家,每家企業從業人員超過2000人,年出口超過3000萬美元,初步形成服務外包的產業集聚效應。
為了推動“123”計劃,無錫設立15億元左右專項扶持資金,給予企業租金減免等政策支持。
“騰籠換鳥”
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數年前便出現在無錫的官方提法中,但真正成為整座城市的清晰目標卻是在5月份的太湖藍藻事件過后。
供水危機過后,無錫市政府開始對太湖88公里岸線環湖地區污染企業進行了“關停并轉”。當地政府官員透露,截至目前,已關掉了至少500多家小化工、小電鍍、小五金等“五小企業”。
目前,無錫市環太湖地區聚集著數千家企業,“其中污染嚴重的小企業要關掉,同時提高還未搬走企業的排污設施水平,但是繼續內遷是方向。”無錫市外經貿局一位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這些企業搬走后把土地置換出來發展現代服務外包業,這就是‘騰籠換鳥’。”上述人士稱。
無錫市官方網站的一篇文章引述該市外經貿局局長吳峰楓的話說,如果說數年前無錫在推動創新型城市建設時對服務外包還只是零星的概念,那么經過供水危機之后,這一目標更為清晰,無錫正在跨越“無錫制造”,從“世界工廠”向“世界辦公室”挺進。
“尋找后發優勢”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無錫就已經加大了對服務外包產業的推動力度。今年年初,描述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的暢銷書《世界是平的》發到了無錫市每個黨政領導干部手中。
按照無錫市官方網站的文章說法,在無錫各級干部中,現在最流行的詞匯是服務外包,招商引資的最大興奮點是服務外包,市領導在會上講得最多的話題,也是發展服務外包。
按照此前出臺的該市服務外包產業“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該市服務外包產業總額要達到30億美元、就業人數20萬人的目標。
“無錫是兩頭(原料、出口)在外的城市,擁有的資源是江蘇省內最少的城市,但是我們的外資外貿指標又是很領先的城市,有雄厚的開放基礎,相對于上海、北京、深圳有成本、物價優勢。”無錫市政府服務外包辦公室主任施忠對本報記者表示,“從企業自身發展要求來看,更廣闊的是國際性競爭。我們要跟印度、愛爾蘭競爭,尋找我們的后發優勢。”
相對其他兄弟省市的產業特色,無錫市政府指出,無錫的對日服務外包優勢明顯。目前四分之三以上的無錫服務外包企業業務都是對日服務。
9月28日,無錫市政府將來上海“路演”,向企業宣傳新的服務外包產業政策。成為上海服務外包承接中心,也是無錫服務外包產業的定位之一。
“到時普華永道、畢博這樣的世界知名服務業公司也將到場。”無錫市外經貿局的人士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