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手機店受家電巨頭沖擊
cye.com.cn
時間:2007-10-15 22:01:27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張文杰 我來說兩句 |
|
 |
|
通過家電賣場和吞并手機連鎖品牌店兩條腿走路,家電零售巨頭強勢進入手機市場 近日,國美終于打響了整合手機連鎖的第一槍。據了解,國美電器已經完成對陜西蜂星電訊22家門店的收購,本次收購涉及資金5000萬~8000萬元。
今年以來,國內手機渠道商之間整合加快,迪信通收購上海協亨手機連鎖在北京的全部門店,而按照國美今年的計劃,到2007年底,將在全國主要城市建立100家手機連鎖店,實現198億元的銷售額。據相關數字顯示,2007年中國手機市場總增量約為1.5億部以上,市場銷售金額達1500億元以上,國美的銷售目標即是占當年市場容量的10%以上。國美也明確表示,將通過家電賣場和手機連鎖店兩個渠道銷售手機,搶占市場份額。
鋪貨量千臺以下的單店受沖擊大
家電巨頭通過在賣場和收購中小手機品牌店殺入手機市場,市場整合在所難免,而沒有經營特色的手機單店最容易被擠出局。地區品牌店雖然也有沖擊,但目前影響不大。
隨著國美的“數碼店”以及賣場手機銷售在全國的布局,對部分區域賣場的洗牌在所難免。8月24日,國美集團總部通訊業務中心副總監王愛軍在成都表示,“就全國范圍來講,成都是最后一個手機高度集中銷售的城市,一年前太升南路的手機銷售集中度高達85%,隨著各大連鎖的加強布局,太升南路的份額已經下降至65%,但這個數字也很高,上百家的專營店集中在太升南路,直接提高了房租等營業成本,而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可以看到,“大店(旗艦店)+小店(3C數碼店)”的模式正成為國美、蘇寧兩大家電連鎖的一種發展趨勢,大店具備規模化效應,小店則靈活機動,二者構成優勢互補。
在目前的成都手機市場,超過60%份額集中在市區集散市場,不到20%的份額由國美、蘇寧等綜合賣場掌控,另外20%分散在各郊縣。而在市區集散市場,接近70%的市場份額被訊捷集團和泰立通信、華惠通訊等專業手機連鎖賣場瓜分了。但由于家店巨頭的手機銷售迅速崛起、來勢洶洶,其低價政策對在其附近的經營品類較接近的中小商家的打擊無疑是沉重的。
面對國美模式的沖擊,四川華惠通訊連鎖公司零售板塊負責人羅曼告訴記者:“這對單店手機鋪貨量在1000臺以下的中小店面沖擊比較大,自己這樣的連鎖品牌店雖然也有影響,但受到的沖擊有限。”
“那些在太升南路租一個柜臺賣手機,沒有經營特色的手機店面容易被擠出局。”一位曾在北京中關村長期打拼的資深IT人士也這樣對記者分析。
事實上,就在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手機集散地太升南路上,幾乎每一天都上演著鋪面關閉轉讓的一幕,激烈的競爭讓沒有專業優勢與資本實力的中小手機店面在艱難維系。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