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稱,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整個教育的最重要工作
 教育部部長周濟(左)和科技部副部長李學勇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十七大一共安排了四場記者招待會,昨日舉行了第一場。教育部部長周濟和科技部副部長李學勇,分別介紹中國科技教育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投入,我們堅決反對教育產業化。
●儒學等一些傳統的好的方面……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
當然,給孩子們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不是這樣的講法,要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實際。
———教育部部長周濟
本報訊 (記者郭少峰)在昨日的發布會上,教育部長周濟表示,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整個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
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周濟表示,為實現該目標,應加緊推進三方面工作。首先,現代國民教育體系要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應基本形成,“使廣大群眾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二是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各級各類教育質量。三是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
30年來30萬人才“海歸”
在談及“海歸”人才時,周濟介紹,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有100多萬學生到世界各地學習,其中近30萬人已回國工作,還有50萬左右正在國外繼續學習。下決心回國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一些人通過其他方式為祖國發展作出貢獻。
有記者問及周濟對中國高等教育產業化的態度,周濟明確表態:“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投入,我們堅決反對教育產業化。”
儒學精華是德育重要部分
對于“中國的思想政治課是否會包括‘八榮八恥’教育,孔子的儒學教育是否會納入思想政治課程”的問題,周濟表示,十七大報告講到,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國民教育的全過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對于儒學等一些傳統的好的方面,包括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教育里,用社會主義榮辱觀來引領風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當然給孩子們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不是這樣的講法,要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實際。”
考試招生制度須改革
發布會的主持人把最后一個問題留給了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的小記者。這位小記者問,“為什么經過了很多減負工作,我們的書包還是那么重?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多睡一會?”
周濟說,十七大報告明確要求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為此,就必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育內容方式、考試招生制度、質量評價制度等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