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內容
■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創意產業作為文化產業重點發展內容之一,已經成為世界和國內新的經濟增長點。
■沈陽市應將創意產業作為新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行重點建設,重點發展五大產業集群和二十個創意產業園區,將沈陽建設成為國家級“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示范基地”。
沈陽市社科聯圍繞沈陽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中的重大現實問題,在廣泛征集研究選題、專家組篩選評估、征求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五項重大課題,經過八個多月形成的調研報告,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編者
創意產業已成為世界新的經濟增長點。2006年,全球創意產業總產值達8.4萬億美元,每天創造230億美元的價值,并以5%的速度遞增。1990年代以來,全球創意產業迅速崛起:1994年,澳大利亞最先提出建設“創意國家”;1997年,英國率先提出“創意產業”的概念;當下,美國是全球創意產業最發達的國家。
中國香港、臺灣地區創意產業的發展基本上與世界同步。在祖國大陸,創意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北京市已明確提出“十一五”期間要重點發展創意產業,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最有文化標志性的22個城市藝術中心之一的“798”藝術區,如今已成為北京旅游的新地標;上海提出用10年時間建成亞洲最有影響力的創意產業中心,在全球旅客眼中,看舊上海到“南京路”,看新上海去“新天地”,看未來的上海要去“海上海”;深圳的“文博會”正在成為全國創意產業發展的一個平臺和“窗口”;武漢、成都、杭州、天津等地的創意產業也都呈現迅猛的發展勢頭。
沈陽創意產業發展的重點
創意產業作為智力財產產業、內容密集型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具有創新性,與科技、資本、經濟相融合,與知識產權保護相聯系,品牌化、市場化等特征。發展創意產業是振興沈陽老工業基地的重要舉措,對我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有助于增強我市的綜合實力和城市競爭力。
“十一五”期間沈陽市應將創意產業作為新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行重點建設,努力將沈陽建設成為國家級“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示范基地”、“國家動漫產業發展基地”、“國家級軟件出口創新示范基地”,進而建成東北“區域性創意中心”、“中國東北創意硅谷”和中國“動漫之都”。
到2015年,沈陽市要形成一批特色鮮明、聯系緊密、鏈條完整、效益突出的創意產業發展集群。力爭使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以上,年均增長速度達到30%以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力爭達到10%以上。為此,應重點發展創意設計、廣告會展、休閑娛樂、影視傳媒、數碼創意、演藝、藝術品經營、教育培訓八大產業,其中重點發展創意設計、影視傳媒、休閑娛樂、數碼創意和廣告會展五大產業集群以及二十個創意產業園區。
沈陽市創意產業發展的對策
1、以觀念創新為先導
觀念創新是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先導,是發展創意產業的先決條件。為了加快沈陽創意產業的發展,必須樹立以下三個觀念:一是樹立創意也是生產力的觀念。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不僅包括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也包括文化實力,創意產業已成為衡量一個城市和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二是創意即生活的觀念。發展創意產業,以更豐富的精神產品來滿足人們越來越緊迫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愈益成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三是創意就是形象力的觀念。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必然是充滿創新、創造和創意的城市,為使沈陽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必須加快創意產業的發展。
2、以提高產業競爭力為目標
創意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其競爭力主要包括:整體創造能力、市場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了提高沈陽創意產業的競爭力,必須進一步增強創意產業實力、提高產業效益、加大產業關聯、整合產業資源、拓展產業能力、調整產業結構和優化產業環境。
3、以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為突破口
一是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形成多元化的產權主體投資主體;二是實現各類企業平等競爭;三是建立有利于開展市場競爭的企業經營機制;四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大體制創新力度。
4、以政策為導向
盡快制訂創意產業發展規劃,建立健全地方創意產業發展政策法規體系及配套措施體系;設立創意產業發展基金和中小企業創意產業發展專項基金,用于重大創意項目研發和扶持中小創意企業發展;鼓勵增加研發投入,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加快引進和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基金;加強產業指導和行業管理,進一步發揮政府采購的帶動作用,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意產品納入我市政府產品采購目錄;積極發展創意產業中介服務組織,為創意產業發展提供專業化、市場化的高水平服務。
5、以園區為載體
園區建設或基地建設是創意產業發展的載體,要鼓勵創意資源向園區(基地)集中。主要有:鼓勵利用閑置樓宇、倉庫和廠房進行改擴建,建設創意產業園區或創意基地,推動創意產業與老工業基地改造相結合;鼓勵利用現有工業園區、開發區和大學科技園的人才、技術、信息、土地、政策等條件,建立創意產業園區或基地,推動創意產業與建設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相結合;鼓勵利用成熟的都市文化消費圈,建設創意產業園區或基地,推進創意產業與城市特色文化建設相結合;積極支持有條件的創意產業基地申報國家級創業園區或基地,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后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及優惠待遇。
6、以人才為支撐
建立創意人才培訓基地和培養機制,鼓勵高水平大學建立創意學科和專業,培養創意產業的領軍人才和業務骨干,同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努力培養適用性的創意專業技能人才;制定政策積極吸引人才,特別是引進國內外高層次創意人才,吸引高端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來沈落戶工作;完善人才管理系統,建立創意產業專門人才數據庫,設立各類創意人才檔案和跟蹤機制;建立激勵機制,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和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發展環境;啟動“創意人才培養工程”,增強“沈陽設計”、“沈陽創意”的內生動力和輻射能力。
7、以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依托
加快創意設計公共服務平臺、造型設計輔助平臺、計算機輔助平臺、創意產業信息咨詢平臺、創意產業展示和培訓平臺、創意設計技術平臺建設,推動我市創意產業發展。(沈陽市社科聯 沈陽社會科學院 執筆人:林木西、張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