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不妨“見風使舵”
cye.com.cn
時間:2008-1-21 8:44:49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姜蓉 我來說兩句 |
|
 |
|
政策、資本以及行業環境都能成為中小企業發展方向的決定因素
中小企業不妨“見風使舵” 中國正處于一個經濟升級,結構調整,熱錢涌動的時代。在這個時期,有無數的投資或二次創業的企業,在重新選擇自己的投資方向。從某種意義上講,方向選擇正確與否,要么為企業成功奠定基礎,要么為其失敗埋下隱患。古語云: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對于中小企業來講,決定他們方向的因素往往成為決定其命運的因素。
在政策市下是掙扎還是跳舞
基于目前的政策大勢,那些勞動密集型項目、附加值不高的外貿企業等都不應該成為中小企業投資選擇的方向。
周生在廣東原先做著服裝加工生意,有一家200多人的工廠,但是今年他將工廠關閉了。“沒得做了!”這是他的判斷。據了解,像周生一樣關閉加工廠的企業在珠三角一帶非常普遍。
周生的工廠這條小船所面臨的難題與國家政策息息相關。首先是隨著人民幣的一點點升值,出口利潤也一點點地被蠶食。目前絕大多數外貿服裝訂單的毛利在0.5元人民幣左右,即出口1美元的產品,毛利在0.5元人民幣左右。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意味著外貿企業每出口1美元的產品,毛利將損失0.15元人民幣。
另外,用工難也是周生們頭疼了兩三年的問題。今年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使企業用工成本在無形中增加了。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周生認為做服裝出口加工貿易的確已經沒錢可賺了。因此,他將最后一批庫存服裝處理了之后,開始全力投入到廢工業塑料回收利用行業。他認為,新行業符合國家循環經濟的政策方向。
然而,并非迎合政策方向,就馬上能給企業帶來效益。據記者了解,許多投資垃圾回收、能源替代項目的企業仍然處于掙扎狀態。方向雖然沒錯,但是在稅收、信貸的支持上,政策往往相對滯后。周生就表示,自己的工業塑料回收項目,雖然獲得了國家專利,市場前景大有可為,但苦于資金量不足,又沒有相應的信貸政策支持,一直處于尋找投資合作的階段。
“雖然方向正確,但由于這類項目相關產業鏈太長,調整起來需要時間。北京凱爾文德咨詢公司總經理劉毅建議:這類企業目前重要的是要堅持方向,不能有賺快錢的想法,如果有核心技術優勢,當務之急是做好示范,牢牢占據行業領先地位。據他判斷:這類企業要想在市場上勢如破竹、高歌猛進,可能需要三五年之后。
資本的指揮棒左右中小企業方向
資本投資的示范作用,已經啟發了很多企業朝著某一個方向邁進。在消費領域,即使拿不到風投的錢,但如果該項目的方向符合全國性消費升級的趨勢,那么它也是一個有生命力的項目。
如果說政策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海上的潮汐,那么資本更像是沙灘上閃閃發光的鉆石,前者是一種勢,后者是一種誘惑。
從微觀上來講,資本選擇了某個企業,實際上就等于選擇了企業的方向。可是近3年以來,這種選擇反而有了另外一個價值:對其他企業示范作用。這種示范作用啟發了很多企業朝著某一個方向邁進,幸運的揀到了鉆石,而更多的則是盲目投資。
在互聯網領域,web2.0概念曾一度受到風險投資的追捧。從2005年到2006年,博客網、婚戀網、各類視頻網以及搜索引擎、手機游戲、移動支付、無線音樂等,凡是與web2.0沾點邊的,都從VC手里拿到了錢。風投的動作,已經刺激了更多的公司投入到web2.0類的網站中去。
去年以來,資本所帶來的扎堆熱也正在傳統行業顯現。如家快捷酒店成功融資并上市,一下刺激了很多企業投資欲望,一年間全國出現的快捷酒店品牌已有幾十家之多;服裝與電子商務結合的產物——PPG拿到了風投的錢,不到半年時間,就出現了30多家類PPG企業。
專家指出,其實在消費領域,即使拿不到風投的錢,但如果該項目的方向符合全國性消費升級的趨勢,那么它也是一個有生命力的項目。比如雖然如家之后出現了若干快捷酒店,但大多數都賺到了錢,原因是原先在市場中大量存在的招待所、三星級以下的賓館都有升級潛力,中國市場巨大,一個如家并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大量快捷灑店的產生,實際上是酒店業的管理和服務提升和標準化的過程,這是符合人們消費升級需求的。
因此,在資本的指揮棒下,扎堆并不可怕,關鍵是:企業需要分析自己的定位是否真的符合人們的消費潮流。
正確方向下可能隱含著風險
不能過度沉迷于“方向看好”所帶來的利益預期中,而應該時時審視自己所處的外部環境及自身微環境。
對于健康的需求,是目前人們消費的主流趨勢,迎合了這個趨勢的企業定位,便選擇了正確的方向,但企業如果忽視了隱含的風險,也會遭遇失敗的命運。
“五谷道場”就是這樣的“不幸兒”。當年以“非油炸”的概念,在幾乎是寡頭壟斷的方便面行業殺出一條血路,很不容易。但市場的“險惡”在于:一下子將同行得罪光了。對于這樣“異類”,主流方便面企業明暗兼施,見風使舵。可憐一個“市場新兵”,前有群狼圍擊,后又資金斷裂,本來代表正確方向的企業卻最終沒有逃脫慘淡收場的命運。
成功的原因都一樣,而失敗的原因卻各有各的不同。在正確的發展方向下,對于企業最重要或者最需要警惕的反而是:不能過度沉迷于“方向看好”所帶來的利益預期中,而應該時時審視自己所處的外部環境及自身微環境,兩者都有可能成為左右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