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第三方開放的Facebook,使得MySpace相形見絀
2007年5月24日,在社交網站新秀Facebook的發布會上,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博格的一番講演,可看做是打響了企業創業新潮流的第一槍。 一些人將這一新潮流恰如其分地稱做“Facebook經濟”。
開放式平臺
扎克博格在會上宣布,Facebook將推出開放式平臺F8,即日起向第三方開發商全面開放,以謀求Facebook由人氣網站向多方運營平臺的成功轉型。僅僅八個月以后,就有超過14000家第三方開發商在Facebook上安營扎寨,為用戶提供了從網絡聊天到書籍瀏覽等等幾乎全部網絡服務。而Facebook及其運營商也因為廣告營收而迅速累積了大量財富。盡管Facebook在規模上比不上社交網站的老大哥MySpace,但其向第三方開放的舉措一經推出,就立刻使得MySpace相形見絀。
那么,Facebook作為網絡系統平臺的吸引力究竟何在?首先,運營商一旦在Facebook上安家,就等于直接擁有了數目龐大的用戶群;其次,Facebook為運營商提供了現有的在線交流系統,使得廣大用戶能夠輕輕松松地進行交流、獲取信息。Facebook又能從中得到怎樣的回報呢?“豐富多樣的交流與互動,使網站保持了足夠高的關注程度;同時,大量優秀的開發商云集一堂,競相開發更新更好的應用體系,這對哪家網絡平臺來說不是夢寐以求的呢?”實際上,Facebook的大門對形形色色各個層次的開發者都是開放的,小至一直沉迷于Facebook交友的青少年,大至著名跨國公司。這也使得圍繞Facebook的創業風潮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和熱度。
商業潛力驚人
毫無疑問,Facebook通過其開放式平臺F8,切切實實地催生出了一個全新的、羽翼待豐的網絡產業。杰恩特·阿加瓦拉和拉加特·阿加瓦拉就是典型的Facebook創業者。幾年前,這對來自印度加爾各答的兄弟創建了專門的在線拼字游戲網站Scrabble。2007年7月,他們將游戲成功加載至Facebook網站,瞬間成為Facebook最熱門欄目Scrabulous的當家人。 截至2008年1月底,Scrabulous的每日玩家超過了50萬,在其個人Facebook頁面下載該游戲的用戶更是達到200萬。兄弟倆每月從游戲廣告中的收入就達到25000美元,除去管理、人力及硬件成本,所獲利潤極其可觀。
阿加瓦拉兄弟的成功創業無疑體現出了F8的巨大商業潛力。由于Facebook應用軟件的開發者大部分是個人或小公司,那些“習慣于開出1億美元預算來雇用廣告代理商”的大公司現在才開始適應與小型開發者合作,有好幾個主要品牌已經在Facebook上聲名遠揚,比如紅牛。該公司在Facebook推出了應用軟件Roshambull,專門提供網絡版的經典游戲“剪刀、石頭、布”。
沃頓商學院的費德認為,Facebook的確以一種傳統媒體力所難及的方式掌握了一個大眾化市場的指揮權。“即使是電視也難以擁有這么高的用戶參與率,所以至少現在看來,Facebook是獨一無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