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也是財富 從人口數量和結構中尋找商機
不同時代、不同年齡結構所具有的消費需求特點,是企業和投資人決定自己資金投向與產品選擇的可靠情報,是企業和投資人尋找目標市場的重要參考。
人口是市場的第一要素,其數量直接決定市場規模和潛在容量,其結構則深刻地影響著市場消費結構和企業生產結構。
“人口紅利”經濟貢獻大
2007年底我國人口總數約為132374萬人,其中15歲以下的人口為2.67億,占總人口的20.3%;15-59歲的人口為9.09億人,占總人口的68.7%;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47億,占總人口的11 %。由此可見,我國當前是個勞動人口占主導、少兒比重不小、老齡化程度偏低的國家。用經濟學家的話來講,我國正處于收獲“人口紅利”的高峰期。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六、七十年代高生育期出生的一代現在都到了中壯年期,因此就迎來了適齡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老少撫養負擔較輕的有助于經濟發展的“人口紅利”時期。但正是由于高生育期出生的這一代人的絕對數量較大,盡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但現在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數量也超過總人口20%,比歐洲德、法、英、愛爾蘭四國的人口總和還要多。這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與人口紅利一起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乃至全球企業的生態環境。我國連續10多年的經濟高增長、大規模引進外資和國外先進技術的豐碩成果,均有人口紅利不小的貢獻成分。
人口紅利期的撫養比(老少撫養人口占勞動力總人口的比值)相對較小,生活質量很快提高,社會普遍存在消費與投資的經濟基礎,人們的消費欲望、投資欲望與理財欲望顯著增強,市場開始變得非常活躍。在人們從市場中嘗到消費、投資與理財的甜頭之后,又會進一步刺激消費結構的升級與理財市場的活躍,甚至個人投資創業也變得很活躍,這必然引起企業的生產結構與社會整體產業結構的升級與轉變。
大消費催生大公司
中國不但是一個人口大國,更是一個消費大國。有大消費,才會有大市場,消費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從這一點上講,人口也是財富。
人口的年齡結構決定人們的消費、儲蓄和投資行為方式,影響商品與資產的價格,進而會影響乃至改變一個國家的經濟格局。歷史證明,不同的人口年齡結構期,總會留下某種企業與產業的烙印,如二戰后美國出現的“嬰兒潮”是美國歷史上一個人口高峰,伴隨著這次兒童人口高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崛起了強生公司,當這個“嬰兒潮”的人口經歷青少年時,快餐文化的盛行為麥當勞的出現奠定了基礎,步入中年以后人們的消費趨向引發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人們的投資理財需求推動了美國股市的大漲和金融保險行業的迅速發展。
中國的人口紅利刺激了外資與技術的向我轉移,有人說“中國小皇帝將改造全球企業生態”,這些“小皇帝”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中國的消費主流與消費取向,中國少年兒童的消費需求變化對全球范圍內的相關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都將產生重要影響。這一代人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受著開放式的電視文化與網絡文化的熏陶,思想早熟、開放、前衛,追求時尚與消費攀比,他們大多很有主見并具有一定的自主權和對自己小金庫的支配權。據有關調查統計,僅這批小皇帝手中每年可支配的“壓歲錢”或零花錢就達600億元之巨,再加上他們對家庭的有求必應,可想而知,中國小皇帝的市場空間有多大。《哈利波特》的一時風靡使這代“中國小皇帝”迷戀上了西方流行文化產品,一場“超女旋風”激發出了一大批追星族“粉絲”,現代器樂與文藝書畫成了小皇帝們的專攻,網絡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這一代小皇帝很快迷上了網絡游戲與即時網聊,電子寵物成了他們的新玩伴,移動通訊設備再也不是成年人的專有物,學習機取代了輔導老師,世界名牌變成了他們的日常需求,生日PARTY紀念禮品也被他們普遍運用于人情交往之中,這些無不蘊含著巨大的生產與投資商機。
人口結構主導消費結構
中國15歲以上60歲以下的勞動適齡人口占到了總人口的2/3以上,他們不但有自己的生產與生活消費,而且很大一部分人還有撫養老少的義務性消費。這部分人是家庭消費的最終支配者。從我國所經歷的時代特征來看,這個群體又可劃分為15-25歲、25-45歲、45-60歲三個年齡段,不同的年齡段因其社會經歷、經濟基礎和家庭責任不同,消費需求也存在很大差異。
15-25歲這部分人數大概有2億,是個富有潛力的特殊消費群體。這一代在優越的環境下成長,個性張揚、容易接受新事物,消費意識很強,往往偏向于購買進口品牌,有較高的超前消費傾向。但他們強烈的求新、求異思維又大大降低了他們對品牌的忠誠度。電腦網絡、高檔通訊工具及其外圍設備等是這一代人的學習生活必須品,運動時尚與造型個性的汽車成了他們的普通消費,健身、旅游與出國留學也是一大熱點,快餐文化與風格別致的投資類中小戶型住房是他們生活消費的主導潮流……
25-45歲的這部分人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相當一部分又都是在文革前后出生,大多有過艱苦的童年,比較勤儉節約,但通常受教育程度較高,就業機會比較好,撫養性消費占有較大比重,因此這也是具有市場開發潛力的一代。家庭型經濟轎車、大中戶型與社區化的文化教育地產是他們的普遍需求,由于有一定積蓄,所以投資理財也成了他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豐厚的經濟基礎,他們希望自己的居住品質更上檔次,一般會二次置業甚至“終級置業”。
45-60歲的這代人在“文革”期間被中斷教育,在三年自然災害中吃過苦,總體上不夠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傾向于節儉,對支出和消費升級比較保守。
60歲以上屬于老年階層。由于子女工作繁忙,自己又不想給兒女增添過多負擔,從而派生了老年人的自我消費。這個階段,老人有更多的閑暇時間享受生活,更希望與人進行交流,因此他們多選擇生活在老年社區、親情社區等,同時決定了老年生活用品、老年娛樂與老年保健品是個不錯的投資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