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稱汶川災后重建有望給臺灣企業帶來商機
汶川地震發生后,臺灣工商界就地震對臺灣的經濟影響進行了分析,認為災后重建將給臺企帶來商機。據臺灣《經濟日報》13日報道,臺工商界預期肉類、方便面、瓶裝水等民生物資售價可能上漲,卜蜂、大成、康師傅、統一等臺企可望受惠;另外,水泥、塑膠管、塑膠門窗等建材,災后需求也會轉強,價格看漲,亞泥、南亞塑膠等臺企在四川設廠,可望因而受益。
文章引用臺灣康和證券自營部投資總監廖繼弘的話稱,災后重建直接受惠的有:水泥、鋼鐵、電線電纜以及機電類股等,由于臺商多在長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設廠,四川發生強震,預期臺商所受沖擊有限。
文章稱由于目前災區通訊不良,災情不詳,但臺灣相關業者說,就經驗判斷,地震后,救援物資會涌進災區,一些食品廠近日的出貨量,可望大增。另外,四川省是大陸豬肉供應重鎮,四川、湖南及河北等省份每年供應的豬肉占大陸的25%,若四川豬肉供應暫告中段,豬價走揚,消費者可能改用雞肉取代,對大成、卜蜂等臺企有利。
臺企亞泥則稱,災后半年重建需求才會浮現,目前無法評估重建會為水泥市場帶來多少商機。不過,去年底成都有多家小型水泥廠關閉,造成水泥嚴重供不應求,水泥出廠價格每公噸人民幣450元以上,行情居中國之冠,地震后,水泥可能會因預期心理續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