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災區(qū)群眾何時才能住上固定住宅,過上安穩(wěn)的家庭生活?《每日經濟新聞》昨日從四川省建設廳獲悉,災后重建永久性規(guī)劃工作將在3個月之后陸續(xù)展開,由國家劃地,建設施工項目初步計劃最快于兩三年后采取全球招標的方式進行。
重建將分三階段
四川省副省長黃彥蓉在昨天召開的 “地震重災區(qū)過渡安置住房建設工作會議”上表示,災后重建工作萬分緊迫、刻不容緩。她介紹,重建工作將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大災以后的臨時性安置,第二階段是過渡性安置,第三階段是永久性安置。
現階段的工作重點就是完成過渡性安置工作,為了讓災區(qū)民眾盡快得到安置,恢復家庭生活,建設廳將爭取在3個月內基本完成100萬套活動板房的搭建,國慶節(jié)前全部完成。
活動板房的搭建實行 “省外援建,省內自建”原則,每個重災區(qū)的活動板房建設都有對口省市支持,目前由北京支持的6000套活動板房已于昨天到達綿陽,天津支持的12000套也將于本周到達德陽,廣州支持的300套也將到達汶川。
據介紹,綿陽共將安置28萬套,6月25日前要到達7萬套;成都27萬套,6月25日前到達6萬套;阿壩5萬套,6月25日前到達2萬套;廣元6萬套,6月25日前到達2萬套;德陽28萬套,6月25日前到達7萬套;雅安4萬套,6月25前到達1萬套。
主要著手原地重建
據了解,100萬套活動板房大約可安置300萬-350萬名災區(qū)群眾,每套活動板房面積在20平方米左右,價值10000元/套,目前已經完成約3000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