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商務部副部長傅自應日前在中國進出口企業第六屆年會上表示,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正從金融領域向消費、投資等實體經濟發展,中國面臨的外需市場在萎縮,然而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的情況下,中國企業正面臨通過并購進行海外擴張的良好機遇。
“一些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陷入了暫時的困境,……這些企業擁有知名品牌和強大的國際營銷網絡,具備較強的研發能力,如果我國企業能夠成功并購,讓這些優質資源為我們所用,會極大促進我國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傅自應說。同時,企業應積極擴大對外投資規模,由單純出口發展到出口和海外生產并重,實現貿易和投資的良性互動。
對于今年的外貿政策,傅自應強調,當前我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超過2/3,今年國家對外貿易出口平穩增長的政策取向不會有大的改變。
傅自應還指出,在我國出口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擴大進口的政策不能變。
中國企業走出去
澳大利亞石油公司AED:
政府已批準其出售股權給中國石化
澳大利亞石油公司AED周一表示,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已批準將其油田的多數股權售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中國石化在3月同意斥資6億澳元(合5.61億美元)購買AED在帝汶島附近海上油田的60%股權。
外管局批準中鋼收購澳洲公司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上周末公開表示,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產商中西部公司的收購已經獲得中國外管局批準,且收購已無需中國商務部的批準,因此此前提交的收購要約中,關于中國政府審批的條件已不再有效。3月31日,中鋼正式對中西部公司提出每股5.6澳元的全現金收購要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