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在全省率先實行的科技立項招投標制,近年來我市企業的科技投入呈現出放大效應,每1元的工業項目科技投入可創造10.5元的新產品產值。這是近日審計部門在對市本級科技經費管理使用情況審計調查后得到的結論。
科技項目招投標制,是以科技部門或聯合企業、市直其它部門作為招標人,設計提出科技項目并向社會公布,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業以投標人的身份參與投標,通過評標確定項目承擔者的方式。去年一年,科技部門從十大招投標專項中最終確定了23個子項目立項,項目總投資達1.06億元。
據市科技局沈明溫介紹,自2002年將招投標引入科技立項工作以來,每一年在內容上都有創新與突破。2003年,招投標將專利技術產業化納入招標范圍。2004年延伸到環保、衛生等社會發展領域和農業高科技園區示范項目。2005年進行公共實驗平臺建設和新工業園區高新產品開發招投標專項。2006年推出農業成果轉化、先進制造技術引進應用和特色制造業關鍵技術研發等五大專題。2007年開展了綠色環保技術應用研究與示范、水閣工業區高新產品開發等十大招投標專項。5年來,市本級通過招投標確定科技項目82個(未包括簡易競標二級項目),安排財政科技補助經費額度1814萬元,占市本級科技三項經費三分之一,科技招投標已成為麗水市本級科技立項最主要方式,并顯現出財政科技經費的重要引導作用。
經對市本級招投標成功項目統計,歷年來我市科技總投入20012萬元,其中市林業、衛生、水利、開發區等部門聯合招標投入190萬元,企業投入18008萬元;我市與省廳捆綁10個項目,總投入2700萬元,爭取上級科技經費安排850萬元,企業投入1850萬元。通過招投標運作,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參與投標,中標單位承接了我市科技創新任務,有效促進了科技合作的開展和“四外兩基地”(科研在外、實驗在外、人才在外、市場在外,麗水成為項目成果孵化基地、產品生產基地)科技發展戰略的實施。
根據市企調隊對“十五”期間203個市本級科技項目進行績效評估,項目實際到位資金32366萬元;農業科技項目的單位投入新增產值比率為19.3;工業項目單位投入新增新產品率為10.5,累計新增利稅總額為58651萬元,單位投入利稅率可達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