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進入非洲市場的“門戶”
cye.com.cn
時間:2008-6-2 10:07:39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張輝 我來說兩句 |
|
 |
|
2008年5月6日,毛里求斯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拉瑪·西塔南,在總理府會見了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中國記者代表團。他對即將動工的設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的天利經濟貿易合作區給予了高度評價,并且認同毛里求斯總理拉姆·古蘭的觀點,要將天利經濟貿易合作區打造成“中國首家海外經濟特區”。
為什么在毛里求斯可以成為中國企業開拓非洲市場的門戶?為什么在國內少有人知的天利經濟貿易合作區被稱為“中國首家海外經濟特區”?
發現毛里求斯
我們多次想請毛里求斯相關管理部門的官員吃頓飯表示感謝,都被婉拒了,送禮物也不收。
山西省天利實業集團是較早赴毛里求斯投資的中資企業之一。2001年天利集團在毛里求斯投資棉紡紗廠,2004年又成立了毛里求斯天利建設工程公司。“我們的企業在毛里求斯7年時間里,獲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來自全世界各國的訂單不斷。原來為了自建紡紗廠廠房,我們從國內帶來了一家建筑公司,誰知道廠子剛建完,就接到了好幾個項目的建筑訂單,我們索性就將建筑公司留在當地,如今,建筑公司的生意已經到了忙不過來的程度。”天利集團董事長張洪運告訴記者,“這里的政府非常支持國外的投資企業,稅收極低,資金進出沒有任何限制,營商環境很好,我們多次想請毛里求斯相關管理部門的官員吃頓飯表示感謝,都被婉拒了,送禮物也不收!
張洪運,山西人,旗下的山西省天利實業集團是國內較早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多元化企業。如今集團在美國、新西蘭、迪拜等地都建有實業及貿易公司。
2006年11月,在非洲48國政府元首和首腦參加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了在非洲設立3到5家經濟貿易合作區的設想。之后,在國家商務部等有關部門的多次考察和甄選下,山西天利實業集團中標承建毛里求斯的經濟貿易合作區。一家民營企業能夠被受命擔當起國家“走出去”的戰略任務,著實讓張洪運感到巨大的責任和壓力:如何吸引中國企業投資?如何建立一個能夠讓兩國政府滿意,當地人民和中國投資企業滿意的經濟貿易合作區?經過多次考察,張洪運找到了在國內以戰略規劃聞名的著名策劃人——王志剛。 “市場迎合” 還是“兩國戰略對接”
前者難度較低,但卻是小打小鬧的做法,后者難度較大,但卻是戰略性做法,需要設計一個全新的平臺。
王志剛和張洪運多次溝通之后,于2007年國慶期間來到毛里求斯。從菜市場到甘蔗林,從小作坊到總統府,從當地工廠到陽光海灘,遍訪了毛里求斯經濟、政治、民生等各個方面。隨后幾個月內又兩進毛里求斯探討經貿合作區的發展戰略問題。
王志剛為天利集團提出了兩個路徑選擇,一是市場迎合,在毛里求斯與中國兩國之間互通有無;二是兩國戰略對接,高起點打造一個特別合作區。前者難度較低,但卻是小打小鬧的做法,后者難度較大,但卻是戰略性做法,需要設計一個全新的平臺,將中國中非合作戰略與毛里求斯政府打造“印度洋上的新加坡”的國家戰略實行對接。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幾個重要節點,設計出全新的模式、業態、平臺、業種,充分挖掘毛里求斯地理價值和環保價值,將毛里求斯產業發展一舉升級到總部經濟這樣的產業鏈的最高端,從而實現雙贏的效果。
從投資資源開發來看,非洲擁有石油、天然氣、礦產和森林等重要戰略資源;從投資出口導向型產業來看,非洲是擁有9億多人口的潛在市場,大部分商品依靠進口,同時利用非洲國家部分產品可無配額轉口到歐美市場的貿易優惠條件,可以開展加工貿易和轉口貿易;從發展水平來看,非洲本地競爭者的實力相對薄弱,對中國產品較易接受。
最終,他們決定采取難度較大,卻意義長遠的后者。
何為“中國首家海外經濟特區”
毛里求斯天利經濟貿易合作區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加工型的合作區。 在對接中國與毛里求斯兩國國家戰略的基礎上,經中國國家商務部批準,山西天利實業集團公司與毛里求斯政府簽訂了土地租賃合同,首期開發面積2.11平方公里,土地租賃期99年,正式成立毛里求斯天利經貿合作區。
毛里求斯天利經濟貿易合作區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加工型的合作區,與中國在非洲及世界其他地區設立的經濟貿易合作區相比較,毛里求斯天利經濟貿易合作區既有共性,也有鮮明的特色。共性是利用中國和當地國家的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中國企業到境外投資建廠,其中有以礦產資源開發為主導的合作區,也有以輕工產品生產加工為主導的合作區。
其特色是,完全擺脫傳統合作區“以我為主”的思考方式,從毛里求斯政府發展戰略的角度考慮問題,從法律上、政策上進行對接,把一個常規的貿易區升級為對方的國家戰略,并把它打造成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支撐點和戰略平臺。
毛里求斯本國勞動力成本較高、自然資源貧乏,但是海島風景優美、經濟水平較好(人均GDP5000多美元)、商務環境優良、社會治安良好,如果運作良好,完全可以建成一個非洲的經濟特區。同時,對接毛里求斯與中國中非合作戰略,這里將成為中國企業進入非洲市場的最佳跳板,生產加工基地、區域總部基地,政策優惠交通便利的貿易樞紐,風光秀美的后勤生活休閑平臺。
明確戰略定位以后,天利經濟開發區進一步制定了具體可操作的實施策略。首先勾畫出“三大功能區”的總體布局構架,即生產加工區、商務貿易區和生活服務區;其次提出“三個先行”的開發次序,即規劃設計先行、基礎設施先行和生態環境先行;其三,實施“兩大主導”的開發階段,即2008年~2009年以基礎開發為主階段和2010年以后基礎開發和功能開發并舉階段;其四,采用“三個拉動”的產業發展模式,即休閑旅游拉動、金融貿易拉動和生活居住拉動,最終推動毛里求斯天利經濟貿易合作區成為真正的非洲門戶。
毛里求斯天利經濟貿易合作區的戰略構想,得到了毛里求斯政府的認可,政府還在原有的優惠條件基礎上又追加了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比如給中國投資者落地簽證的優待,批準經營銀行業務等,這些措施再度提升了該合作區的投資價值。
毛里求斯總理拉姆·古蘭對該合作區寄予厚望,他表示希望通過這種特別合作的方式,將合作區的經驗傳遞給整個非洲,成為“中國首家海外經濟特區”。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