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規劃組日前成立,網民可登錄發改委網站為災區重建建言獻策
6月1日,牽頭災后重建規劃編制的國家發改委透露,國家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規劃組日前已成立,并于5月28日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據透露,該組的主要職能是負責組織災后恢復重建規劃的編制和相關政策的研究,目前的首要工作就是編制 《汶川地震災區城鄉重建總體規劃綱要》。昨天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楊偉民告訴本報記者,目前,災后重建規劃綱要正在編制之中,完成之后將送交國務院討論,在這之前,網民可登錄發改委網站為災區重建建言獻策。
首要工作:讓災區群眾有房可居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穆虹5月28日在國新辦的發布會上向外界表示,災后重建按時間進度可以分為前期工作、編制規劃、組織實施三個階段,目前處在前期工作階段。穆虹稱,預計用三個月的時間完成災后重建的總體規劃,用三年的時間基本完成災后重建的主要任務。
據悉,地震災后重建規劃組由國家發改委為規劃組組長單位,副組長單位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務院30多個部門和有關方面為成員單位。其主要職能是負責組織災后恢復重建規劃的編制和相關政策的研究,目前的首要工作就是編制《汶川地震災區城鄉重建總體規劃綱要》。
5月30日,四川省災后重建規劃編制工作會議在四川召開,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出席了會議。會議確定了在總體規劃基礎上的九個專項規劃:城鎮體系建設,農村建設規劃,城鄉住房建設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生產力布局和產業調整規劃,市場服務體系規劃,防災減災和生態環境修復規劃,災后重建用地規劃。
昨天下午,作為災后重建副組長單位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王玨林告訴記者,當前首要的工作是解決無居所的問題,先把災區群眾安置下來,讓他們有房可居;然后就是解決過渡性住房,目前談城市規劃還相對過早。
多位院士意見已上報國務院
此次國務院災后重建規劃中,不僅協調國務院部委和四川省政府之間的關系,同時也非常重視專家的意見和民意。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秀敏是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災后恢復重建小組的成員之一。作為代表,他得到國務院確定的任務,調動學部各位院士的力量,把相關的課題轉交給相關院士,再把各位院士、專家的意見匯總,經過深入討論,最后上報給國家。中國工程院相關人士透露,由楊秀敏院士領銜的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的專家綜合報告將在2日上交至國務院,供國務院災后重建工作參考。
與此同時,中科院也組織了陣容龐大的災后重建規劃專家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近日專門召開會議,部署中科院參加災后重建事宜。
此外,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專門開辟災后重建規劃編制征求意見專欄,截至記者發稿時,有十余位網友發表意見。
四川將借重建進行結構調整
作為此次地震重災區的四川省,目前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災后重建的規劃編制。四川省發改委副主任劉捷表示,目前正在深入開展災區基礎評估。一是對災后評估,正對四川地震范圍的評估,為確定規劃范圍提供依據;二是對災害評估,各個部門對基礎設施,工作服務設施,農業、生態、國土、工商企業等災害損失進行全面系統的評估。三是對資源環境進行的評價,包括對災區水土資源、生態系統、地震及地震造成的次生災害影響,資源環境容量,經濟社會發展等的綜合評價。
正是基于上述原則,環保部副部長潘岳1日在甘肅災區視察時表示,在災區重建的工作中,要將生態環境指標作為災區生產力布局的基礎考量,推進規劃環評,讓災區重建保證生態和諧。潘岳表示,災區重建首先要維護生態安全,開展重建規劃的環評,并作為災區重建的基礎依據。
據四川省發改委副主任曲木史哈介紹,汶川大地震給四川的工礦企業、金融、服務貿易、商業等造成了很大的損失,重建過程中將把災后產業的重建與結構調整進行有機的結合,在重建過程中,淘汰一部分技術落后、污染高、資源消耗大的產業。還有就是根據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對不適宜發展工業地區可能要做出一些新的調整。重建中將突出災區的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