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假期的首個端午節將來臨,今年端午前的市場會有什么特點?6月3日,記者轉了幾個地方,體會到濃濃淡淡的端午商味。
粽子、綠豆糕仍是主角
在世紀聯華超市,記者看到今年端午的節日食品,仍以傳統的粽子和綠豆糕為主角。粽子和綠豆糕都帶了QS標志。粽子多見“名牌”,祐康牌蓮蓉粽,嘉興五芳齋的豆沙粽、思念火炬粽、中肉粽,兩個一包,六七元錢,經濟實惠。五芳齋的品種較多,中高檔的鮮肉粽、蓮蓉粽、蛋黃鮮肉粽禮品盒裝粽。按分量不等,分48元、88元,最貴的是五芳齋的“五子獻瑞,粽香江南”的禮品粽,98元一盒。
“自己做一點也是可以,但味道總不如這些有牌子的。尤其要拿點給家里的老人,這種禮品盒子的樣子好看些!币晃涣嗔藥缀形宸箭S粽子和頤香齋綠豆糕的女士說。今年綠豆糕品種也是比較多,記者對著綠豆糕一個個看,有水果味、麻仁、花仁、細沙,還有蛋黃系列,蛋黃蓮蓉、蛋黃棗泥、蛋黃水果、蛋黃豆沙……散裝的500克十二三元。
“草根”文化和“草根”成了商品
在街道邊的一個小店,記者無意間看到一些紙“香包”和鐘馗像。紙“香包”是一種版畫,用木塊按圖案雕刻成一些歷史人物和民間故事人物,其中間包了青草香粉,聞聞有些香氣。紙“香包”以前是鄉下孩子用來玩耍的物品。鐘馗則是中國民間流傳的驅鬼逐邪之神,端午貼在門上可避邪。記者問店主怎么賣,他說香包要看大小和填的色彩,有五角一只,也有1元一只,彩色鐘馗像有五角的,也有一元一張。
一些“草根”一直是端午的“熱門貨”:紫蘇、艾葉、菖蒲,尤其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要插些草在門上,以此祛邪避災,F在這種習俗大有延伸到城里之勢,城中不少居民在端午也會買點“草”插插!半m然不怎么相信驅邪避災的說法,但這樣插一插,倒更像過節。”紫蘇、艾葉、菖蒲都不貴,一兩塊錢一束。
端午節也是個“衛生節”
6月3日,記者在后宅街道湖門的集市攤位上,看到許多不同造型的鐘馗像,另還有一包包的雄黃粉末。一位大媽說,在端午大家都要用雄黃粉調酒噴灑家居的習俗,這樣可以消毒。雄黃,按包著數量多少,一元二元不等。
老年人介紹,其實端午節不單是吃吃粽子、綠豆糕,傳統也是個“衛生節”。
據了解,端午節前在一些中藥店里,一些諸如蒼術、艾葉等純藥材為主要原料的“煙熏劑”,已經受到市民的青睞。同時,具有清熱解毒功能的飲片也悄悄在藥店里俏賣,西洋參、夏枯草、金銀花、蘆根、菊花等等除火解毒的中藥也進入市民的視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