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小孩每月花費占家庭總收入的20%以上;44.29%的家庭每月用于養育子女方面的費用在500元到1000元之間。培養小孩的經濟投入讓很多年輕人對生育望而卻步,但正是這巨大的培養花費促使了一個行業的誕生與日漸繁榮。
熱點:早教行業進入黃金期
據中國人口統計年鑒的資料表明:中國0至3歲的嬰幼兒共計7000萬人,其中城市0至3歲的嬰幼兒數量為1090萬人。以北京市為例,月收入在1500元的家庭小孩月消費額為532元,月收入達到5000元的家庭每月用于小孩的消費額則是1135元。如果按每個小孩月消費額的30%用于教育消費計算,早教市場的前景高達數百億元。正是看好這種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以金寶貝為代表的洋品牌和以東方愛嬰、紅黃藍等為代表的本土早教機構紛紛搶占中國市場,而北京的社區早期教育示范基地也已經由2002年的20家迅速發展到目前的100多家,其中新興早教機構占據了半壁江山。
亮點:銜接教育浮出水面
針對“準小學生”的幼小銜接班是今年幼兒培訓的一大亮點。目前,創業中國及中國兒童活動中心的“靈智”課程班等都在積極開展“幼小銜接”的課研和教學。其中,精誠教育集團在育慧里開辦早教中心,首次開設專門的校區集中做學前教育。據董事長王國欣介紹,大多數小孩在智商上沒有明顯差異,但成績卻參差不齊,主要是缺乏學習熱情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據聯合國教科文的一項組織調查,有40%的小學生入學后有學習不適應和社會適應性嚴重不足的問題。因此,精誠才決定在暑期推出科學、完整的“幼小銜接”教學課程體系。而較早進行幼小銜接教學的“靈智”班,今年已經喜結碩果,全 2000 部學生中近五成進入了市區重點,另有多名學生考入了育民小學的超常班。新學年開學后,絕大多數家長表示,小孩較快地適應了新角色,過渡順利。
難點:人才奇缺制約行業發展
據了解,從發展的角度看,早教機構面臨的困難不容忽視。各早教機構之間存在的嚴重無序競爭、國家早教條例及體制的不確定性因素、加入世貿組織后所面臨的競爭挑戰等因素,都給早教機構的發展帶來很大壓力。而早教人才的奇缺,已經嚴重制約了整個行業的發展。由于北京目前還沒有專門培養早教人才的大專院校,因此,目前從事早教機構工作的老師多數是從幼教行業改行而來,也有一些早教機構無奈之下只能自己培養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