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講,中國資本市場成熟速度是走在了中國整個金融體系的前面。
經歷了8個月的暴跌,中產階層資產縮水了不少,但從市場角度看,目前A股的預期市盈率已降至2008年的18倍和2009年的15倍,截至6月12日,滬深300指數市盈率已經低于美國標普500的市盈率,市場估值目前已相對合理。
結合中國經濟將要面臨的狀況,進一步大跌空間要視信心的恢復情況而定。中國資本市場自成立本身就是政策市,現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救市時間,市場信心已經喪失,恢復信心的時間會很長。
要改變政策市,用監管層什么都不管的辦法是不可能通向真正的市場市,而是變成無政府市。無政府市對于中國經濟有百害而無一利,要改變中國A股市場政策市的狀態,在我看來可以做以下事:
1.逐步放開成品油和電力價格。雖然中間制造業企業的利潤會受壓,但上市公司大多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具有較強的成本控制和轉嫁能力,因此,整體來看,隨著能源價格的放開,形成優勝劣汰。
2.大非立規矩。三一重工自我約束大非解禁的行為值得稱道,但自我找套的行為不具備代表性,上層建筑如何把企業這種“自下而上”的動力變為“自上而下”的政策,才有可能徹底扭轉這個市場。
3.小非減持受約束。有太多的小非成為埋伏起來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之市,使場外資金不敢貿然入市。
4.更重要的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定位要合適。中國的資本市創設時間已經有十多年時間了,但一直是以融資為目的。為了達到融資的目的,只能是政策市,經我觀察上層建筑一直在想做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之路,既然想把政策市變成真正的投資市場,先還得定規矩,一步一步走,一口吃不了大胖子。
中國資本市場將越來越反映實體經濟狀況,股市暴跌就是真實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