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評估中國經濟:長期樂觀、短期謹慎 昨日,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發布名為 《長期樂觀遭遇短期謹慎》的報告,總結其2008年中國峰會的成果。
中國經濟長期仍將向好,但是短期需謹慎對待。上述報告作者摩根士丹利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在報告中說道。他還指出,多種因素并行將確立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投資者仍將尋求具有潛在成長力的行業進行投資。
短期來看,對于食品和原油價格推高的通貨膨脹,政府將不得不繼續采取緊縮性貨幣政策,如此很有可能拉底實體經濟增速。但是此前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令其財政實力雄厚,使得政策制定者在遏制通脹時獲得更多的回旋余地,避免對經濟體產生更大傷害。
同時,通脹已成為決定經濟前景的關鍵因素,它限制了投資者的投資欲望,而政府的價格管制則顯著地降低國內市場的盈利水平,此時,潛在的政策失足風險將關系到中期經濟發展。
報告指出,6個月內給予消費和電信增持評級,對于銀行給予減持評級。調查顯示,銀行業已成為投資人最為擔憂的行業。看熊銀行的投資者認為,首先,工業成本上升導致盈利能力下降會反映在銀行的賬簿上;其次,資產價格下跌同樣對銀行不利;再次,管理層還可能利用銀行開展更為嚴格的控制措施,這必定會傷害銀行的盈利和成長。
而對于6~12個月區間,報告建議增持煉油行業,減持發電行業,這是基于對油價調升調升和電力過于充沛的考慮。
長期來看,在持續的經濟改革、工業化、城市化支持下,中國的實際GDP仍可以保持每年8%的高速增長。同時,中國仍然擁有相當的潛能來擴張生產力,特別在教育和知識水平升級、金融體系改革等要素的推動下,消費、醫療保健、新能源等行業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