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聯(lián)邦快遞獲悉,其所有使用國內限時服務的客戶寄往廣州、北京、上海等9個城市的“次早達”貨件,將提速至第二天上午10時30分前送達。此前,這一“生命線”劃在正午十二時。這意味著,國內快遞行業(yè)的限時服務門檻再次被提高。
提速后給予“準時保證”
聯(lián)邦快遞的這番行動可以分解為兩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是,從周一到周六,國內限時服務客戶寄往廣州、北京、上海、蘇州、昆山等地的“次早達”貨件,將提速至第二天上午10時30分前準時送達,并且都可以享受“準時送達保證”。
“這意味著,不是遲送十分鐘或者更長時間的問題,就是10秒鐘的延誤,我們也會為客戶免除所需的運輸費用,以此作為準時送達保證。” 聯(lián)邦快遞中國區(qū)國內限時業(yè)務副總裁陳信孝說。
另一個動作是,位于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國內限時服務在各自所處的區(qū)域內寄送國內貨件時,截件時間延長到晚上9時。此前,珠三角區(qū)域的截件時間為晚上8時。
昨天,聯(lián)邦快遞的客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廣州寄往北京一公斤的報價為20元,而在6月份之前,同樣重量和距離的價格是人民幣40元。而國內知名的順豐快遞同樣條件下的報價也是20元。可以看到,聯(lián)邦快遞的突然降價,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國內民營快遞公司包括郵政EMS此前在價格上的優(yōu)勢。
對國內快遞企業(yè)造成影響
中國國內快遞資訊網(wǎng)首席顧問徐勇先生認為,聯(lián)邦快遞等外資企業(yè)的動作顯然會對國內快遞企業(yè)造成影響,“因為它們的市場定位是差不多的,而對于更多的國內小企業(yè)來說,心理上的影響大于實際影響。”由于外資壓力的整體顯現(xiàn)是一個漸進過程,徐勇認為這個時間會是2年后。
他呼吁,當務之急是政府要加大扶持民企的力度,并加快《郵政法》的出臺。
資料顯示:從去年5月28日起到今天,聯(lián)邦快遞在中國快遞市場的動作逐步升級:從最早將周六作為正常的工作日提供取件和派送服務后;又將單票托運貨件的最高貨物申明價值提升到25萬元人民幣;去年9月,其推出的“次早達”、“次日達”和“隔日達”概念通過一年的運營,國內限時“次早達”服務的覆蓋范圍已拓展到40多個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