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美元熱錢或涌向國內傳統行業
盡管次貸危機令全球金融市場滿目瘡痍,國內A股動蕩不止,但對于有金融界“吃腐肉的禿鷲”之稱的PE(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來說,卻可能正迎來一場盛宴。昨日(9日),由國內最權威的創業投資及私募股權基金研究機構——清科集團在“2008中國創業投資暨私募股權投資中期論壇”上發布了《二季度中國創業投資及私幕股權投資研究報告》。報告稱,今年第二季度,國內PE投資市場呈現出不同尋常的熱度,未來新增的私募股權基金或將持續涌入國內。
二季度PE繼續高位運行
據清科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中國大陸共有37家企業得到PE投資,參與投資的PE數量超過30家,投資額為25.59億美元,與去年一季度相比基本持平,“幾乎沒有受到美國次貸危機影響”。
與此同時,新基金的募集力度也未曾減弱——該季度10只針對亞洲市場(可投資中國大陸地區)的PE成功募集120.22億美元資金,較去年同期增長107.6%,意圖從動蕩的國內資本市場中獲利。
7月8日,由浙江橫店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組織召開的項目推介會在杭州召開,總價值為7000萬元的6個項目,卻一下就吸引包括鼎輝投資、盾安控股、三一集團在內的40余家風投和個人投資者。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如何花掉手中的巨額募集資金,才是目前讓PE們‘頭痛’的幸福事。”聯想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陳浩告訴早報記者,我們有錢,而企業需要錢,目前形勢下,PE的職責就是尋找一些價值低估或者存在業績提升空間的企業,并最大限度地挖掘績效潛力,最后考慮的才是以更高價格賣掉它。
對此,IDG創業投資基金創始合伙人熊曉鴿表示認可。他認為,只有在資本市場動蕩期下,PE才可能花很多的時間去研究公司、團隊,而價格也相對較低,使投資更加合理。
目標瞄準傳統行業
“VC(創投基金)偏好新興領域的初創期企業,但PE感興趣的卻集中在傳統行業。”清科集團創始人倪正東點出了國內私募股權基金的新動向。
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也顯示,從被投資方的行業分布看,二季度傳統行業仍是國內現階段PE投資的主要領域,投資金額占PE在中國投資總金額的比例由第一季度的52.9%增加到63.3%,基本與2007年的65.0%持平。
“但PE投資傳統產業,絕不僅僅是為了追求穩定的低收益回報。”橫店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曾鳴沒有否認,國內宏觀經濟已發生微妙的變化,前幾年高成長的新興產業不再那么賺錢,競爭對手開始稀釋行業利潤,因此,PE開始選擇傳統行業作為投資避風港——相比前些年估值大幅溢價的高新產業,很多傳統產業的估值已相對較低,“如果高科技領域IPO不被追捧,PE并購它們,就要冒很大的風險,可以自行造血的傳統行業可能會好一點。”
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PE管理者透露,國內經濟增長方式在發生改變,由外貿轉向內需,這塊領域的增長空間會更大。由此,他認為,目前以傳統餐飲、購物、教育產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創新型服務模式正在被PE所關注。
就在昨天,結合酒店、機票管理的國內首家差旅管理B2B公司暢翔網宣布,獲得了凱鵬華盈和清科創投的首輪3000萬美元投資。曾成功投資谷歌、百度等公司的凱鵬華盈合伙人鐘曉林的理由是,國內差旅管理市場由于各種進入門檻和壁壘的原因,未能大規模啟動,而中國現在需要這樣的差旅管理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