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告別“免稅”時代 將如何繼續
cye.com.cn
時間:2008-7-15 10:57:19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郭白巖 我來說兩句 |
|
 |
|
網上開店漸漸告別“免稅”時代 位于武漢的“妮雅毛線店”近日在網上生意紅火,可是最近她卻有點兒“后怕”,因為她聽說不久前上海普陀法院宣判“全國首例上海網商偷稅案”,被告人張某借公司名義在淘寶網上賣出近290萬元含稅商品沒有依法繳稅,被上海普陀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并處罰金6萬元。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從事網上商品交易卻還沒納稅,那可要當心——或許你已經違法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具有標志意義的司法判決,立即在網上個體銷售店掀起波瀾,并引發了業界的一連串兒疑問:在日益競爭激烈的網上銷售中個體網店采取什么措施才能繼續生存?未來哪種形式的店面是網上開店模式的主流?
4%稅收讓價格稍微漲一些
劉掌柜對收稅4%這樣消化:一是共同承擔這部分稅收,比如各承擔50%;二是在價格上稍微漲一些。
“妮雅毛線店”的劉掌柜在淘寶網上經營已經兩年了,她同時在武漢漢口區青年路擁有一間10平方米的實體店。“我是專門經營毛線生意的,網上的價格要比實體店的價格便宜15%~20%,也就是說網上毛利在20%,而實體店在35%。”她經營的實體店,每個月要根據稅收部門的規定交納200元包月費,在實行網上業務繳稅的新法規以后,劉掌柜需要先核算一下,看采用哪種方式更合算一些。
我國稅法規定,生產經營型企業在網上交易應繳納17%的增值稅;如果只是買進賣出的店家,也要繳納4%的增值稅。“妮雅毛線店”的劉掌柜算了一筆賬,例如售出100元商品,則需繳納100元×4%=4元的增值稅,交易成交后,劉掌柜應到交易發生地的國稅機關以個人名義代開發票。
律師劉俊提醒說目前網上交易如何界定是C2C(個人對個人)還是B2C(企業對個人)的模式,根據法律,如果單次交易額不超過200元,一個月交易額累計不超過2000元,并不需要繳納增值稅;如果超過,則需繳納4%的增值稅,如果買進的是舊貨,賣出的也是舊貨,店家仍要繳納增值稅,只是舊貨交易一律按2%的稅率征收增值稅,且不得抵扣進項稅額,不然就存在被法律追訴的可能。
劉俊解釋說,電子商務是新興行業,由于法律的制定有一定的滯后性,在國外也很少有專門法規。盡管我國現行稅收法律法規對網上交易的稅收沒有專門規定,但嚴格說來,網上交易與傳統的交易只是在交易的形式上存在不同,實質都是發生了交易行為,因此按照稅法規定也應該納稅。而且,商務部曾發布《商務部關于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對于個人開網店提出了需在工商注冊,并需要繳納一定增值稅的意見。因此,不管是以培育產業還是以法規不完善作為借口,網商都應該納稅。
盡管收稅增加了成本,但從經營的角度來看,劉掌柜并不想放棄在網上開店,“我已經有很多固定的客戶群了,要想辦法將他們留住,首先要通知他們收稅的事情,然后分兩種辦法解決:一是共同承擔這部分稅收,比如各承擔50%;二是在價格上稍微漲一些,因為在長期的合作中,顧客已經認可了我們的質量和花色,我們也學習了很多大賣場的經營經驗,比如我會采取暢銷品稍稍降1%~2%的價格來穩定消費群,而在其他不暢銷品中,稍稍提高3%~6%的價格,這樣能保證最大的業績。” 拓寬思路才能消化漲價
個體網店要想經營好,應在經營思路上拓寬,比如在手機配件、贈品上多想辦法,嘗試用周到的服務吸引消費者。陳利國的具體做法之一是在批發點上買一些做工精美的贈品和手機配件掛在網上,以吸引眼球。
根據艾瑞咨詢即將發布的《2007—2008年中國網上銀行行業發展報告》最新研究數據顯示,個人網銀2007年的交易額規模猛增至15.8萬億元,增幅高達284.6%,翻了兩倍多。
業內專家認為,從長期看,職能部門不會坐視網上交易造成的國家稅收流失不聞不問,很可能會分步驟地擴大監管對象和完善法規。關于網上繳稅的問題,淘寶、易趣等網站如是解釋,“繳稅應由商戶們自己完成,而且我們已早有提醒。”以淘寶為例,在其服務協議中寫有“用戶因進行交易、獲取有償服務或接觸淘寶網服務器而發生的所有應納稅賦,由用戶負責支付”。易趣網在用戶協議條款中也明確表示:用戶應負責繳納與使用本公司服務和本公司網站有關的所有費用和所有適用的稅。
就目前的情況看,由于很多電子商務網站要求企業用戶從事網上交易要捆綁到納稅賬戶,偷逃稅收的主要還是C2C(個人到個人)交易。因此,執法部門如何對網上個體店家交易收費尤為受到網店關注。經營手機的“陶樂陶”的店主陳利國告訴記者,“賣正品行貨手機透明度太高,賺不了幾個錢,2000元的手機在網上銷售利潤在100~150元,如果要繳4%的稅則是80元,利潤被拿走了一半。只有仿冒大品牌賣貼牌手機,才有利可圖。”正品的行貨手機已經發展到“七碼”,即手機、電池倉、外包裝、三包卡等和發票上的IMEI碼都相同,而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大多是“三碼”機和翻新機,所謂的“三碼”機都是深圳、長春等地一些小廠家生產出來的貼牌手機。銷售商賣一部價值一千多元的行貨手機利潤在80元左右,而賣一部“三碼”機或翻新機基本上賣一臺賺一臺。如果一個店家要經營好、長期存在就必須從正牌手機營銷上下工夫,很多網上店家都是高學歷、有全職工作的,陳利國在開店之前就曾在諾基亞北京銷售部門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在網上開店正好是他手機銷售的業務延續。個體網店要想經營好,也應在經營思路上拓寬,比如在手機配件、贈品上多想辦法,嘗試用周到的服務吸引消費者。陳利國的具體做法之一是在批發點上買一些做工精美的贈品和手機配件掛在網上,以吸引眼球。
曾在AC尼爾森所屬的澳大利亞互聯網調查咨詢公司任大中華區互聯網分析師的呂伯望認為,現在很多網上店家還沒有交納店面租金,利潤相對還有保證,如果店面租金免費期結束,網上銷售產業鏈會重新洗牌,一些規模化、標準化的電子商務網店會生存得越來越好。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