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年中工作會議昨日(30日)在京閉幕。會議對當前和今后我國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形勢,作出了重要判斷,即“我國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沒有發生重大變化,支撐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宏觀經濟基礎依然穩健,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基礎性制度條件初步具備,推動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求更為迫切。”
應該說,這一重要判斷是基于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大背景、大格局、大趨勢作出的,對于市場各方全面、準確地認識和分析當前市場形勢,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今年上半年,資本市場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階段性問題和困難:股指回調,波幅加大,市值下降,投資意愿減弱,成交量下滑。這些問題和困難的出現,既有國際、國內環境變化的外部原因,也有市場自身調整的內在因素。
但毋庸置疑,我國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沒有發生重大變化。
首先,支撐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宏觀經濟基礎依然穩健。今年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總體良好,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GDP增速10.4%,仍然高于過去30年的平均增速;5、6兩月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同比、環比均在下降,下半年物價漲幅回落確定無疑;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的壓力得到緩解,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協調性進一步增強。正如有關專家指出,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這四大支撐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基本力量沒有發生改變,仍將為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形成強勁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