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有一家開了260年的餐館,傳了八代,東西做到絕。在自己住家后院只有七間包房,從不開連鎖,也不想擴張,只想把東西做好,只想傳承后人,結果成為達官顯貴趨之若鶩的去處。
人到中年,方才領教互聯網之厲害,實在是有相識恨晚之惜,不過孔子說得好:“四十而不惑。”于不惑之年去理解虛擬產業的實在價值,應當是一件易事。
上了長江商學院,忽然把朋友圈從原先的廣告圈、地產圈一舉擴充至投資和IT圈。圈中人人年少才俊、舉止高雅,個個多金多智、壯懷激烈。大多在30歲前后就成億萬之身,實在令我們這些傳統產業人士感嘆不已。
有一未婚男士,掌握一家最大互聯網公司的電子商務業務,其B2C(企業直接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模式)業務排全國第二。www.fswenwen.com我問第二要有多少交易額,他回答:100多億。我再問:“第一呢?”“1200多億。”
虛擬空間的交易量大到讓我們難以想象。第一與第二之間差1000多億,就是第二的成長空間。如馬云所言:將來大多數普通商品交易將由互聯網實現。1200億可能也只是起點。
我從傳統的房地產概念出發去理解:大概他們在做的就是商業地產,各自跑馬圈地建立了不同的商城,靠進去的“人流量”和往來的“物流量”賺錢,像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而虛擬空間又大到無邊無界,日流量是上千萬、上億也是可能的,正所謂“無即有”的現實體現。
虛擬經濟錢景無限,那么實體經濟該如何應對呢?
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前些日子從日本京都回來后,說了兩個中國實體經濟需要借鑒的理念:“精益生產”和“家族傳承”。前者容易理解,比如典型的就是豐田;后者國人誤解者眾。
何為“家族傳承”?項兵說:在京都有一家開了260年的餐館,傳了八代,東西做到絕。www.fswenwen.com在自己住家后院只有七間包房,從不開連鎖,也不想擴張,只想把東西做好,只想傳承后人,結果成為達官顯貴趨之若鶩的去處。
精益制造與家族傳承其實是一脈相承,缺一不可。
互聯網之虛可讓生意大到無邊,京都這家餐館可讓生意長到無限。虛實之間,無可無不可,可謂殊途同歸。
項兵院長還有個很通俗的比喻,就是“憋不住”。說的是我們中國的企業所犯的通病:還沒有商業模式就想圈錢,還沒有做好一件事就想一百件事,還在一個地方沒站住腳就想著在全國地圖上插紅旗。
所以中國還沒有精益制造,更沒有家族傳承。傳承就是為子孫后代考慮不要吃光分盡,就像京都那家餐館,沒有去東京、大阪開店,才有八代直至九代十代。
互聯網上賣東西還在燒錢階段,但其中實的東西越來越多;家族企業傳承歷史還沒有開始書寫,但愿大家都能憋得住,為子孫后代精益制造一些好東西、好理念。
作者為深圳市梅江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來源于2009年3月創富志雜志 王德源/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