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觀國際總裁于揚:移動互聯網模式處在初級階段
網易科技訊 6月14日消息,由南方周末主辦,聯合3G門戶網和網易的支持2009通訊生活論壇今天在清華大學舉行。網易科技在現場做了直播報道。
易觀國際總裁于揚在做主題為“3G時代的移動互聯網”的演講時表示,現有的移動互聯網模式依然處在一個初級的階段。于揚認為,現在雖然有手機證券、移動音樂,移動搜索等業務,但是沒有一個系統的平臺。基本上沒有一個完整意義上的門戶。
于揚還表示,現在手機上的操作系統包括瀏覽器非常多,造成了對手機終端適配非常困難,這也是移動互聯網發展面臨的一個困難。此外,資費也是用戶考慮很多的一個問題。
易觀國際做出結論,如果運營商不能積極的推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將會非常有限。
對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預測,于揚表示,未來的兩年是布局之年,不太可能有大規模的用戶的增長,終端資費、網絡覆蓋幾個方面需要進一步的醞釀。(田英雷)

易觀國際總裁于揚
以下為于揚的演講實錄:
主持人 楊曦:謝謝粟教授,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就只進行一個問題的互動,感謝您!剛才在粟教授的發言中,他帶領我們一起回顧和展望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帶給我們人類和即將帶給我們人類的一些變化,我們想3G時代的到來,3G技術的應用更多的會給我們互聯網帶來新的變化。下面我們將會有請易觀國際總裁于揚先生上臺給大家做主題發言,標題是3G時代的移動互聯網,有請!
于揚:各位嘉賓、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來參加南方周末舉辦的這樣一個3G通信生活的論壇。易觀作為關注中國互聯網和互聯網化的這樣一個機構,在過去十年一直在追蹤中國互聯網和互聯網化的發展。大家對互聯網化這個詞不那么熟悉,一會兒我跟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互聯網化。
我相信大家特別關心到底3G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到底什么是移動互聯網。從易觀的研究來看,剛才粟教授從信息技術發展的角度給各位做了一些介紹,從技術的角度來講3G并不是什么新鮮的東西,5年前3G這個技術基本上已經準備就緒了,為什么大家圍繞3G這個名詞非常興奮的,非常激動的談3G可能帶來的一些新的機會,從我們來看我們認為實現3G更多是帶來了一些商業模式的變化。從三張牌照發放這一刻起,我們整個中國市場有著三家全業務運營商。大家應該知道任何一個產品和服務過渡競爭可能會帶來一些惡性競爭的后果,但是沒有競爭絕不可能促進產品和服務的優質和低價的發展,改善我們生活質量和商業效果。
從易觀來看3G最重要的是由于有了三家全業務運營商,因此我們有了一種可能性,通過運營商之間的博弈進一步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今天我給大家講四個部分,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了對3G的看法之后,我想緊接著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什么是移動互聯網。1994、1995年開始發端的互聯網或者說我們今天愿意管它叫基于PC的互聯網到今天已經發展了15年,如果以新浪和搜狐這樣一些包括騰訊第一批的互聯網企業的誕生之日起算,中國的寬帶互聯網也發展了將近10年。移動互聯網會不會跟互聯網一樣有著同樣的發展路徑,我想今天在座的諸位即便有一些年輕的聽眾也會經歷過去5年中國PC寬帶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對規律性的認識有一定的了解,我想大家都想知道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會不會和互聯網一樣有相關的發展路徑,我們來看一下。
如果有一些規律可以遵循的話,我們看一下互聯網的發展,1995年的時候實際上當時還知道互聯網是一個科技的網絡,逐步的開始面向大眾,基本上的內容是由一些當時的所謂的互聯網接入的服務商,比如說非常著名的GOL,九幾年的時候大家的新聞和郵件都是通過GOL進行獲得,當時的互聯網更多是封閉的互聯網。2000年泡沫破裂到今天,基于PC的寬帶互聯網在過去十年蓬勃發展,最重要的特征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傳統的互聯網的開放,更多的產業、企業從不同的商業模式中切入。
易觀愿意把2009年的移動互聯網和1999年寬帶互聯網類似的階段,這個階段我們看到一些最根本的移動互聯網數據開始出現,這幾年也是中國的WEB網站開始逐步探索的一個起點,包括以夢網為代表的官方門戶開始大力的發展。未來的5-10年,移動互聯網一定會遵循寬帶互聯網的開放和融合的趨勢,但是必須要注意的一點是移動互聯網所面臨的競爭更為激烈。如果你看在傳統的PC寬帶的互聯網,我們是看到像雅虎這樣的公司,我們也看到像亞馬遜河這樣的公司,包括GOOGLE。但是在移動互聯網公司我們不僅會看到這些公司的身影,我們更會看到像運營商,像傳統的很大的IT和電信產業轉型過來的,中國移動的老總在很多論壇上也要講中國移動要成為一個互聯網的公司,連工商銀行也在講他要成為一個互聯網的公司,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在未來將繼續存在。
在這樣的一個大的背景下,我們從幾個方面來看,第一,我們今天從使用量的角度來看,這個指的是用戶對某種應用的使用,大家可以看到GOOGLE、微軟和雅虎從不同的商業模式發展起來的業務的這樣的一些產業和公司其實都有相當可觀的用戶群。我們談到未來競合關系的時候我們必須看到一點,未來的互聯網講究的是更大領域的覆蓋,對移動互聯網來講我們認為這個更為明顯,也就是說未來的移動互聯網的競爭是跨地域的,如果說我們今天的寬帶互聯網更多的還在以我們的產品服務的本地化作為致勝法寶的話,未來的移動互聯網其實這種地域的差異將會減少,全球覆蓋將會成為重要的考驗未來移動互聯網運營商,這個運營商不僅僅是電信運營商,未來所有商業模式的最高境界都是要成為運營商,不論你是運營內,運營一種服務還是運營客戶基礎,最終都要成為運營商。
而在這其中,這也可以理解為什么我們今天從過去三年來看,原來從來沒有想到的一些產業的公司進入這個領域,比如說IPON,IPON大家都知道從IPON來講,從通信的角度來講不是一個很好的通信設備,話音功能包括話音質量不錯,但是跟諾基亞這樣的公司去比產品有很大的差距。但是UI和UE包括從用戶需求出發的應用驅動的一些設計是吸引大多數用戶的最主要的一個方面。APPLE公司為什么億做IPON,因為從易觀來看,如果我們認為移動互聯網最終是一個跨越地域、疆域,真正的達到隨時隨地無縫溝通,永遠在線這樣一個特點的網絡的話,有幾個方面是必爭之地。第一個是終端,我們今天講是搶入口,終端是離人口最近的一個電子端口,如果說你的PC偶爾給你的家人使用的話,手機幾乎沒有可能分享給別人,這樣的一個特點決定了很多的應用和服務也完全是個性化和個人化的。
第二個是平臺,對于運營商來講網絡通道非常重要,運營商希望根據你所運的商品進行不同的增值的收費,甚至運營商自己去扮演相對的車隊運送黃金或者是更有價值的物品。所以剛才談到了幾個方面,從運營服務最好的例子是騰訊,今天如果騰訊發一部手機的話,有機會超過諾基亞,因為他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應用的服務給客戶。大家可能會想移動互聯網市場成熟需要哪些條件,基本上是四個方面,價值鏈、用戶基數、數據應用等。現在的互聯網比過去三年有了長足的進步,今天大多數的手機基于瀏覽器的行為還不是主流的行為。去年年底已經達到了1個億,我們預計的2010年翻一番到兩個億,這個和我們現在7億手機用戶比滲透率還不是很高。我們今天只有3.35億基于PC的網民,而我們有7億的手機用戶,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來未來移動互聯網發展速度會超過傳統的PC和寬帶互聯網。目前來講,更多的收入是由運營商的通道所獲得的收益。
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大家想一想剛才說的傳統的PC的寬帶互聯網,早期也有一些所謂的以把控通道來提供內容的公司。比如說曾經的瀛海威都是這樣的,后來我們看到大量出現了一些獨立的新聞和信息門戶,比如說新浪,比如說搜狐,今天我也看到了老朋友張向東坐在下面,3G門戶也一直是我們的合作伙伴。3G門戶這樣的非官方門戶我們發現過去幾年無論是從流量還是從整個的規模來講在不斷的上漲。而以夢網所代表的官方門戶在整個流量里面的占比是相對下降的,但是總的絕對值是增長的。今天,我們講一枝獨秀不是春天,百花齊放才是春色滿園。只有更多的非官方門戶發展起來才意味著我們進入到了多家公司共同競爭,也就意味著我們有更多的創新。大家知道運營商一方面確實有很大的體量,從易觀來講我們從集團到各個省和市我們跟運營商有很多的合作,但是運營商的體制決定他們不太可能在那個環境下孵化出真正互聯網意義的業績。
我們發現現有的互聯網模式依然處在一個初級的階段,像手機證券、移動音樂,移動搜索都在做,但是沒有一個系統的平臺做起來,你用139郵箱可以,你用12580,你用手機報,你用飛信,基本上沒有一個完整意義上的門戶。移動互聯網的這些應用本身在運營商自己沒有得到有效的應用,而事實上我們認為移動互聯網未來的演進將由于剛才我們所說的3G這樣的一個非技術原因但是帶來更多商業模式推進的這樣一個因素而得到深層的研究。寬帶互聯網也可以通過WIFI提供一個互聯網漫游的接入。今天我們還叫手機的時候,易觀來看有一天手機這個名字要改一下,移動互聯網的一個裝置,至于是手機,是KST還是一個什么樣的可能是上網本,這個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由于產品的演進,各種各樣的終端一定會適配,未來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對于普通的用戶來講3G意味著什么?在3G之前,因為易觀每年都要對用戶進行研究,網速太慢是最大的挑戰。第二個,大家也知道不像PC今天Windows一家獨大,手機上的操作系統包括瀏覽器非常多,進行手機的終端適配也非常困難,這也是流行的客戶端能夠大規模普及的一個適配性的問題,資費也是大家考慮很多的一個問題。
一方面我們用戶對2G和2.5G的網速很不滿意,另外也希望3G可以改變一些增值業務,他們期望從網速的部分,從更多應用的部分,以及從資費的角度都有所改變,從易觀的研究發現,這種期望并不見得會變成現實。目前來講,如果談到我們可能未來移動互聯網在短期內最受歡迎的業務,從我們現在來看兩類,大家一定要知道一點就是移動互聯網用戶和互聯網用戶是兩類不同的用戶,雖然有交集但是不一樣。移動互聯網用戶是低收入,低年齡和低層次,也有很多的高層次用戶,但是從用戶規模來講基本上不太一樣。移動互聯網用戶比較喜歡的是一些溝通類,而互聯網的用戶他們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時候喜歡像手機游戲那樣的業務。我要提醒各位的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很多業務,比如說手機游戲、手機音樂使今天的用戶感覺到他們認為3G上來之后他們更愿意去嘗試,但是并不意味著是他們期望3G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業務。之前榮總也在講,粟教授也在講,可視電話,很多的視頻其實我們的用戶今天期望更高,期望3G可以帶來一些業務,而不僅僅是今天說到的手機業務。
對于3G這樣的一個機會,對于市場參與者意味著什么?我們看這個圖,縱軸是用戶的控制力,橫軸是政策對相關的虛擬運營商和服務商的控制。電信運營商對用戶的控制力很強,從封閉走向開放,他們的控制力在下降,而一些內容運用的服務商他們對用戶的控制力開始上漲。如果有一天VOIP可以放開,我們期望可以產生更多的虛擬運營商,比如說像騰訊這樣的公司,像盛大這樣的公司,他們完全具備虛擬運營商的條件。
從易觀來看,如果運營商不能積極的推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將會非常有限,這里面實際上有一個重要的詞,剛才談到了互聯網化,易觀來看認為互聯網化是信息化這個階段最重要的體現,就是說進一步解釋是企業怎么把自己的產品互聯網化,營銷互聯網化、服務的互聯網化和運營的互聯網化。因為互聯網化是低成本的,是無中心的,是參與的,是共享的,比以前的專網信息化所創造出的很多信息孤島能夠給這個產業帶來發展。我們以運營商作為例子來談移動互聯網到底怎么用在運營商的產品方面,自己的服務互聯網怎么做,給他的客戶提供基于互聯網的服務的時候,他自己服務互聯網怎么做。這個只是一個建議,由于時間關系我就不講了。
最后我想易觀有一個建議,一個運營商,運營商的心態是躊躇期待,矛盾,躊躇是因為他們覺得如果太開放了,可能沒有他的位置,期待他們覺得這個3G所帶來的開放模式也許會讓他們改變一種角色。矛盾在一些具體業務上如何平衡老業務和新業務有一些挑戰。易觀也對各個省的運營商提了很多建議,希望他們還是要抱著開放的心里,只有盡早的擁抱開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特別是今天我們有三家全業務運營商的市場環境下,誰走的快就意味著誰能更好的把握產業鏈的機會。對于移動互聯網公司,易觀還是認為未來的兩年是布局之年,不太可能有大規模的用戶的增長,終端資費、網絡覆蓋幾個方面需要進一步的醞釀。今天3G網絡的覆蓋和2代比還差的很遠,覆蓋到不了不用談帶寬的問題。從按流量收費發展過來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運營商也在考慮,目前也沒有得到完全的答復,只有走到了PC的寬帶包月才有可能進一步刺激業務的發展。
在很多的論壇上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過去十年GOOGLE是一個偉大和令人興奮的公司,誰是下一個GOOGLE,我們并不知道答案,未來三到五年甚至是五到十年在我們看來有這樣一個公司有可能挑戰GOOGLE的位置。第一,有龐大的用戶資源,是一個運營商。第二基于客戶的運營給客戶提供連續的和不間斷的價值。第三,他給客戶提供的是一點接入,多次服務,通過移動互聯網,通過未來的數字電視網絡為龐大的客戶基礎提供服務。所以我特別希望跟今天在座論壇的所有的嘉賓,期望大家一席努力,共同揭開答案,謝謝!
主持人 楊曦:哪位同學有問題。
提問:于總您好,您也說到了運營商還是這個產業的核心,現在業界有一種說法就是全業務時代的3G的競爭更多的取決于產業鏈的競爭,您是否認同這一種看法,您覺得產業鏈的競爭會給咱們國內的三家的競爭產生什么影響呢?
于揚:我相信不僅僅是移動互聯網,今天所有的商業模式其實歸根到底都是產業鏈,任何企業不可能僅僅以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取勝,一定是把自己的上游、下游乃至自己的客戶都納入到整個的改進自己產品和服務的價格鏈當中。剛才在3G的定義我就反復的講,3G從技術上來看沒有什么新鮮的,最重要的是我們今天從此有了三家全業務運營商,由于有了這樣三家寡頭競爭的這樣一個運營市場,就意味著原來飽受中國移動之苦的SP有機會跟其他的運營商合作,也就意味著通過這種競爭要促使中國移動原來在移動市場上的巨人能夠更多的思考如何通過開放,通過產品創新的方法促進產業。前一陣子我在上海移動參加一個互聯網的年會,有一個嘉賓說我們以前總是不擁抱別人,現在我們要擁抱別人,我是第二個發言,我說首先我要回應一下,非常支持這種想法,因為你早一天擁抱才有機會早一天帶領整個的產業鏈進行創新,走到整個競爭的前列。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