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那些剛剛起步的中小型企業來說,孵化基地就好像寒冬中的溫室大棚,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入孵企業第一年費用全免
坐落在中關村海淀科技大廈的動漫游戲孵化基地是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專項資金資助項目。預計5年內吸引入孵企業50家,孵化畢業企業30家,將在園區范圍內形成200家以上的企業聚集,并通過虛擬遠程孵化功能為1000家以上的企業提供服務,每年節約研發經費1億元以上,在5年后實現產值20億元,上繳利稅2億元。
目前,入孵企業12家,以動漫游戲研發為主。基地的入孵標準十分嚴格,對此北京中海創意動漫游戲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投融資總監李卓表示,基地非常重視研發人員在企業中所占比例,所以在滿分為100分的入孵評分體系里,研發人員比例占到了8分。另外研發團隊整體素質評價占12分,核心領導素質占5分,總體算來單是“人力”部分就占到了入孵評估的1/4!拔覀兊脑u估組由5個人組成,其中兩人是孵化基地的管理人員,一人是投融資機構的專家,主要負責對中小企業資金方面的專項評估,海淀園管委會和相關‘企業加速器’也會各派出一位專家加入到評估組中!
當提到對于入孵企業的優惠政策時,李卓表示,基地本身的硬件設施完備,政府撥款約3000萬元投資全部用來進行“一庫七平臺”的建設,其中最核心的是公共技術平臺,包括動漫畫技術平臺、公共游戲開發平臺、公共游戲測試平臺、公共游戲運行平臺。在孵化基地四層,企業開發、生產所需的全部大型硬件設施齊備,入孵企業可以免費使用,這無疑對初創期的企業是非常大的幫助,“其實中小企業的最大問題不是缺人才而是資金不足,直接的影響就是無法擁有自己的高端先進設備,我們孵化基地可以在這方面滿足他們的需求,不用走出基地,就能完成整個產品的制作流程”。
據記者了解,基地目前的孵化周期在3年左右,其中第一年對入孵企業不收取任何費用,到了第二三年分別收取30%和60%,這其中包括了物業費、水電費、工位費以及相關硬件的使用費,按李卓的說法“只要人來了,馬上就可以開工!
虛擬遠程孵化面向全國企業
中關村動漫游戲孵化基地提出的“虛擬遠程孵化功能”為更多無法實地進駐的企業提供了享用公共技術平臺的機會。曾經一度只面對區內企業的孵化基地,現在廣開門戶,讓全國范圍的中小企業都能夠在“平臺”的支持下完成產品研發的每個環節。雖然目前對于“虛擬遠程孵化功能”的使用還不能完全免費,但李卓表示,只要是達到標準的企業,收取的費用與市場現狀相比還是非常低廉的。
李卓還向記者介紹道:“除了專業的平臺設備外,基地在孵化體系上也進行了創新,建立起‘孵化器+公共技術平臺+創投資金+創業輔導’的立體孵化模式,同時基地整合各種社會資源,為企業打造一條‘創業平臺——孵化器——企業加速器’的可持續發展的成長路線圖,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關懷和扶持,加速從技術團隊向優秀企業的轉變。”
北京道道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孵化基地里可以算是老大哥了,當記者提出道道通會不會與周圍其他規模相對小很多的企業之間產生隔膜時,公司經理梁浩表示,雖然公司在2005年注冊成立,但在2008年下半年調整了經營策略,進行了重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重組后的公司還是很年輕,尤其在投融資方面還并不成熟,需要借助孵化器來對企業的加速發展提供幫助。梁浩同時表示,孵化基地的地理位置也是他們落戶在這里的一大原因。坐落在海淀區的孵化基地,依靠著海淀區在高新技術發展上的優勢,以及政府對相關行業的大力支持,對企業來講有著其他地區難以比擬的良好氛圍,加上周邊高校云集,技術實力不可小覷。
規劃設立政策性引導基金
對于中小企業最關心的融資問題,也是孵化基地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環。作為“公共客戶服務平臺”的組成部分,基地與北京銀行科技園區管理部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內容包括建立融資綠色通道和為企業提供相關的融資培訓。另外李卓表示,基地也在規劃建立政策性引導基金,希望能為在孵企業的融資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支持。
雖然資金方面有著雄厚的保障,但孵化基地也面臨著一些發展上的局限。李卓在采訪中談道:“就目前的市場而言,激烈的競爭除了要求企業要拿得出過硬的產品,更要注意把握機遇,時機一旦錯過可能同樣的產品就會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目前基地的硬件設備雖然完善,但相對可以同時容納的制作團隊有限,所以設備使用‘撞車’的情形時有出現,這對企業的生產進度產生了影響,進而有可能喪失商業機會。所以我們也在積極協商,申請將配套硬件數量進一步擴大,這樣可以更好地滿足入孵企業和虛擬平臺用戶的需求。”
上周剛剛通過的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中對動漫等具體行業、新興領域的發展思路做出了清晰表述。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關村動漫游戲孵化基地的啟動可以說乘上了發展的順風車。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必將為動漫產業的大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商報實習記者 王可/文
張淼/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