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位太高遭遇“冷市”
熙熙攘攘的圩市中,多了一群年輕的身影。
隔著沙崗墟的門樓,里面仍是原來的交易市場,外面則成了政府為創業青年免費提供的創業試驗場所。
創業者們的到來,為古老的圩市帶來了許多新鮮感。健身跳馬、進口服飾……時尚的玩意吸引了那些已經習慣于低廉商品交易的人們。盡管看者熱鬧,但由于部分商品定價過高,不少創業者在開業的第一天便遭受冷遇的尷尬。
“全城最靚、最高檔的手袋!”盡管黃凱琳和一起創業的5名同學使勁兒地吆喝,仍然難以賣出一個手袋。“價格太高了,顧客接受不了。”這些來自星海音樂學院大三的學生,一開始就想著要做到與眾不同,這樣才能擁有自己的市場。“但事實并非我們想的那樣。”開業首日,讓她們嘗到了創業的艱難。
在開市前,黃凱琳等人曾對沙崗墟市場做過調查。“這里是中山最大的集貿市場,日用商品品種豐富,價格低廉,我們不能再重復這樣的商品。”于是,她們便決定銷售相對高檔的竹編手袋,單價在60—70元范圍內。
在幾次交易失敗之后她們發現,價位高的商品根本競爭不過低廉的商品。“消費者習慣‘砍價’,一直‘砍’到和同城同類商品差不多價位才肯出手。“但這樣我們就要虧本了”。
盡管開業這一天是圩日,政府為了幫忙拉動銷售,還現場向市民派發了2700張面值10元的優惠卷,但一天下來,黃凱琳等人才賣出5個手袋,這讓姑娘們很是焦急。“下一步我們就要考慮購進一些相對低廉而又有特點的商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