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需要大手筆投資的內容提供商
《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以下簡稱 《規劃》)出臺之后,8月14日,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巡視員、前任副司長謝銳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專訪。
“《規劃》指出了近幾年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明確提出培育骨干文化企業、建設文化產業基地、規劃文化企業上市等關鍵性問題!敝x銳在采訪中表示,我國文化產業雖然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但仍然存在多方面的問題。首先,文化產業的體制性束縛依然很大;此外,國家過去太注重硬件設施建設,而在文化產業投資方面相對不足。
“《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出臺后,國家將加大政策與財政扶持力度。作為一種軟實力,文化產業將進入黃金發展周期!敝x銳同時認為,文化產業還將出現新一輪并購重組的高潮。
深化體制改革進入關鍵期
NBD:首先請您介紹一下《規劃》的出臺背景,為何要單獨編制《文化產業振興規劃》?
謝銳:實際上,這個規劃是黨的十六大、十七大以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個必要環節。2003年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在2003、2004、2005年集中出臺了十幾個政策文件,推動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最近兩年,文化體制改革得到進一步深化,發展文化產業在社會各界形成共識;谶@一背景,文化產業成為國務院提出的第11個產業振興規劃。
NBD:業界認為,《規劃》是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您怎么看?
謝銳:金融危機是直接誘因,但并不是決定性的因素。目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進入到了一個關鍵時期,文化產業的振興需要一個戰略規劃加以宏觀引導與推動。事實上,出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對于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
文化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NBD:作為第11個產業振興規劃,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相比有哪些獨特性?
謝銳: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都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很多國家的根本戰略是 “軟硬聯動”。比如說,電力設施、建筑鋼材、鐵路建設等產業都屬于硬件設施,而文化產業屬于典型的軟實力。當硬件生產商都在傾其所能加大投資生產線,并導致產品過剩之時,作為軟實力的文化產品卻并沒有跟上。這次金融危機創造了一個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大家終于形成共識,把文化產業列入國家振興規劃。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業界認為文化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NBD: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行業都出現大幅度下滑,文化產業具體情況如何?
謝銳:文化產業的某些行業也出現了大幅下滑,特別是高端產品方面,比如高端藝術品拍賣下滑得很厲害。但是從行業層面來看,有些大眾化產品的需求反而加大了,如網絡游戲行業獲得了持續增長,動漫產業也有一定增長。針對這一現象,文化產業司正在加強調研,積極引導文化產業的投資方向。
《規劃》不久將正式發布
NBD:您能談談《規劃》編制過程中的一些工作嗎?
謝銳:國務院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多次指示要求研究文化產業如何應對金融危機。文化部在今年2月成立課題組,對金融危機下加快發展文化產業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系列研究報告。
具體說,《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由中宣部會同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署等部門共同編制,文化部在深入調查研究相關文化企業的基礎上,提出了報告與建議。文化部的報告與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署的相關報告進行匯總,從而形成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提交給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修改意見,《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已經完成了修訂,不久將正式發布。
內容生產制作將獲大力扶持
NBD:《規劃》出臺后,您認為中國發展文化產業是否應該像日本韓國一樣,加大行業資源整合?
謝銳:我們一直在關注其他國家文化產業的相關政策,在我們的研究報告中也用較大篇幅介紹了其他國家發展文化產業的經驗。比如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造就了日、韓兩大文化產業強國的崛起。
韓國對文化產業進行重整,政府加大了財政資金支持力度,韓國文化產業最終成為繼汽車之后賺取外匯第二多的產業。日本政府于2009年4月初公布15萬億日元的經濟刺激方案,把動漫文化占出口的比重由不足2%大幅增加至18%。
日韓經驗表明,通過國家政策引導,文化產業可以獲得更快發展。我國的產業政策已經開始關注軟硬聯動的綜合效應。文化產業作為一種軟實力,正在探索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并不是要重走日韓路線,中國應該有自己的獨特模式。
NBD:在企業重組方面,規劃出臺后是否將出現大的并購案例?
謝銳:這是必然的,大的資金流動必然催生更大規模的企業重組與并購。需要說明的是,在軟硬聯動的戰略思路下,文化部將大力扶持內容生產制作,而不再鼓勵硬件建設方面的投資。我們認為,文化產業將產生大手筆投資的內容提供商,或者說,在內容制作方面,文化部鼓勵文化企業做大作強。
NBD:這是否意味著,廣大投資商在內容制作方面具有更多的機會?
謝銳:產業振興規劃也明確指出,將進一步扶持內容制作,提升一種真正意義的軟實力。舉例說,文化部在文化體制改革中正在積極推動經營性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與其他企業進行重組。目前已選擇若干家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統一進行經營性資產的剝離,實現政企分開,獨立經營自負盈虧。根據這一思路,資產重組就是必然選擇。
《規劃》配套政策將陸續出臺
NBD: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獲批之后,您認為文化企業上市是否將出現高峰?
謝銳:據我們了解,文化產業已經有一些大型海內外上市公司,如盛大網絡等。據了解,許多公司也正在籌備上市,如杭州宋城等。
NBD:振興規劃出臺后,下一步文化部還將出臺哪些配套政策?
謝銳:首先出臺的將是《文化產業投資指導目錄》。因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出臺以后,更多社會資本將向文化產業流動,正是基于這一背景,目前我們正在著手擬定《文化產業投資指導目錄》,對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進行引導。
在其他方面,比如引導企業上市方面,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將加強跟企業的溝通,希望幫助企業加快上市速度,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