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面臨諸多挑戰和機遇的一個群體
大學生創業準備期一般在一年以內
報告指出,絕大多數的學生創業者從思考創業到創辦企業所花費的時間在一年以內,以四個月到六個月的比重比較大。這個調查給我們大家重要的信息是指大學生創業不是說他畢業的時候創業而是指有大學學歷的人在大學畢業之前是有準備的。
大學生創業離不開讀書 但最需要社會的智能
在大學生創業中能力和資源都關注什么?首先我們看一下能力,能力是創業的一個前提,當我們去問你創辦企業的時候能力是不是很重要?大家可以看到88%的人都會說到能力非常重要。能力中什么又是更重要的?一個是客戶資源,一個是工作關系,還有一個人脈關系。由此可以看到,作為創業者的能力不僅僅體現為他有知識,還要體現為他的一些所謂社會的智能,這些智能和客戶資源、工作經驗不是知識的體驗而是社會智能的體現。
一個創業者是不是讀了很多書,有了很多知識能夠發明創造,就能把一個企業做起來?從調查可以看到,不是的。除了需要剛才所說的能力,還要有工作經驗、客戶資源、人脈關系,這些不是知識經驗可以獲得的。我們不能要求一個人讀書越多做事越強,綜合來說,需要很多社會智能來幫助我們的創業者發展自己的企業和成功創辦自己的企業。
大學生創業優勢:
一個是經驗,一個是渠道,此外就是技術。
大學生創業所關注行業:知識密集型
大學生比較關注的基礎服務業包括通信、信息服務,還有生產服務業像物流、電子商務、金融、中介咨詢,這些行業應該說是一種具有服務特點,但是是知識密集型的服務。這是我們作為大學生創業不同于別的創業者的特點,而在農業上的比重相對偏低。
學生創業資金:主要來源于個人及合伙
作為大學生創業來說,大部分的資金是靠創業者自己來籌集,這種籌集一方面是個人資金,另外一方面是合伙資金,而我們獲得政府的支持獲得銀行的貸款,包括從親戚朋友那兒獲得資金都不是主要的來源。
大學生創業失敗主因:組織管理能力缺乏
很多的創業者所說的,比如項目選擇失誤或者產品技術落后的原因等等,并不是大學生創業所體現出來的失敗特性,市場競爭和資金問題最后都落實到一個創業者去運營這個企業的能力。大學生創業如果說失敗原因,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還是組織管理能力,而不是說他看不清機會的能力,至少比一般的創業者進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