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2009年度APEC(亞太經合組織)中小企業峰會、第六屆全球網商大會在杭州召開。阿里巴巴集團研究中心在大會上發布《2009年度網商發展研究報告》,介紹全球金融危機下網商群體的生存狀態及對未來的展望。
報告認為:經過十年發展,網商已逐步實現了與主流社會經濟系統的融合,截至2009年上半年,中國網商數量已經擴大至6300萬,社會經濟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研究顯示,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借助電子商務這一“過冬棉衣”,中國網商仍然實現了持續、穩定的發展。網商之間的協作關系深化,發展路徑越來越多元化,國際化持續進行。與此同時,電子商務在支持創業者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主流的電子商務網站如淘寶網等,已成為近年來最受歡迎的創業平臺之一,網店創業倍受青睞。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9月以后的一段時間里,每天新增的網店超過5000家。
研究發現,2009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仍然持續上升。網貨正在成為一種主流化的商品,種類、數量都得以大幅拓展,基本包括了人們生產生活、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商品需求。一些主流的品牌廠商也紛紛加入了網貨大潮。網貨的重要來源是“中國制造”。2009年網貨的勃興帶給“中國制造”的最大影響,是鋪設了一條通暢的、寬闊的渠道,使得此前只服務于國外市場的“中國制造”開始大量進入內貿市場,而這又反過來促進了網貨的發展。 “網貨”的大量出現,深刻地影響著商業世界,它改變了傳統商品的生產、設計、銷售和流通,并引領商業變得更快、更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