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國現應屆生創業潮 "85后"成主力軍
中新網10月26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刊文說,今年中國出現了一股應屆畢業生創業熱潮。成都高新區日前出爐的《青年(大學生)創業現狀與高新區創業環境調研報告》顯示,“85后”成為大學生創業的主力軍,不差勁頭“就差錢”,是他們共同的創業難題。
文章摘編如下:
劉英姿(22歲)是四川一所師范大學畢業生,今年7月畢業。大二他就在校園為同學提供復印服務,賺取學費和生活費。畢業后,他用自己勤工儉學存下的15000元(人民幣,下同)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注冊了一家公司,經營網店。
和劉英姿一起創業的幾個同學都來自農村,家里不可能給他們提供任何創業資金,只能靠自己。大家剛剛離開學校,創業勁頭十足,但缺乏的是資金。
今年中國出現了一股應屆畢業生創業熱潮。成都高新區日前出爐的《青年(大學生)創業現狀與高新區創業環境調研報告》顯示,“85后”成為大學生創業的主力軍,不差勁頭“就差錢”,是他們共同的創業難題。
創業出發點包括挑戰自我
調查顯示,在高新區已創業的146名大學生中,不足25歲的高達71%,“85后”群體已經成為大學生創業園的主要群體。令人意外的是,很多人不是因為就業壓力大而創業。千名受訪者中38%的創業出發點是挑戰自我,37%是獲取財富,只有14%是為了解決就業。
至于創業者的收入, 報告顯示,大多數創業者的收入處于中等水平。在高新區已創業的146名大學生當中,月收入主要分布在3000元人民幣以內,占受訪人總數的42%,1000元以上的僅占8%,而沒有正式收入的占到23%。
目前是公司總經理的劉英姿,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公司今年5月成立,采取了團購策略,直接與兩個服裝品牌公司商談,做他們的代理,然后再把服裝批發給加入團購的其它網店,這樣可以拿到很低的批發價。”
他告訴記者,公司開辦五個月了,作為老總,他每個月的工資只有500元,一切都要省吃儉用。“我幾乎一周在公司工作七天,沒有任何節假日。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我就睡在公司,隨時有事就處理。”
除了資金不足之外,他告訴記者,目前他們還缺乏商業渠道和網絡,也沒有什么人脈。調查顯示,資金不充足、缺乏經驗與社會關系、創業方向不明、創業信心不足、家人不支持、自身能力不強、創業環境不理想等七方面因素都成為大學生們難以邁過的“門檻”。
很多大學畢業生選擇高新區作為創業地點。調查顯示,超過88%的大學生創業愿意選擇高新區。他們認為在高新區創業的優勢體現在優惠政策、創業環境、基礎設施等方面。
為支持、鼓勵大學生創業,今年成都市高新區將形成萬平方米免費的大學生創業工作室,將建成10萬平方米大學畢業生廉租公寓。同時打造了投融資增值服務平臺——盈創動力,并成立了5000萬元(人民幣)大學生創業天使基金、5000萬元(人民幣)擔保資金。(張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