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國商業十大熱點”發布 消費品零售總額走高
千龍網北京12月26日訊(記者 鄭濤)今天,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工作委員會(ECCGCC)發布了面向2010年消費市場及流通市場的“中國商業十大熱點展望”。這是綜合了100多位國內著名經濟學家、商業學者和業界一線管理人導士認真研究的意見和預測,從國家政策、行業趨勢、企業戰略、新零售業態、社會責任等角度,全面闡釋了2009年至2010年中國商業流通市場的發展概貌。 “中國商業十大熱點展望”發布活動每年舉辦一次,今年已是第七個年度。此項活動成為對國內外商界具有指導作用的信息服務品牌,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工作委員會組織有關專家不斷深化對宏觀經濟和行業情況的研究,不斷調整改進十大熱點產生的程序和方法,大幅度提高了熱點預測的準確性和前瞻性。
2009年,中國商品零售業績超出了多數人的預期。1-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達到112733億元,同比增長15.3%,實際增長率接近17%。專家們認為:這是折實增長率僅次于1985年的第二個高峰,隨著國家更多培育和鼓勵消費的政策,并且其效力將持續發揮,因此專家預測明年消費和商業仍將保持強勁增長的勢頭。
很多出口轉內銷的企業因為營銷隊伍的缺乏和渠道建設的門檻而轉向建立網絡零售平臺,消費者通過網購來降低支出成本,網絡零售將繼續成為中國商業的新增長點。
近幾年除了消費政策的連續出臺,將惠農政策落實到農產品成熟后的“出水口”環節上,專家們建議并預測“農超對接”會廣泛鋪開。同時,明年在構建新型農村商業網和農產品流通網方面應會有更大的躍升。
如何與供應商和諧共贏”,這成為2010年中國零售商盈利模式轉變的破題之選;與此相比,更重要的是連鎖企業、尤其是中小零售企業如何能夠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問題——近年大型連鎖向二、三線市場挺進,對中小零售企業形成了巨大的威脅。隨著2009年一些商業老字號的營銷創新和經營脫困,2010年也是它們的乘勢做強之年。
內容權威而豐富的“中國商業十大熱點展望”專家評審組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黃國雄,中商商業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副司長李朝勝,香港利豐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香港利豐研究中心執行董事、全國政協委員張家敏,中國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劉建滬,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商業經濟研究室主任宋則,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和副秘書長楊青松,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處長路政閩,中國商報總編輯范識宇,北京燕莎友誼商城有限公司原總經理、中國商業聯合會兼職副會長萬文英,中國商業聯合會研究室主任傅龍成,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洪濤,中國商業聯合會辦公室信息新聞處處長、專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曹進堂,北京烽雅精英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曾令同等。
據悉,“2010年中國商業十大熱點”在向國內外各大媒體發布之后。香港利豐研究中心也將熱點評述報告翻譯成英文,向香港及海外商界人士發布。
2010年商業十大熱點具體包括如下內容:
1.培育和鼓勵消費的政策多點多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再創新高;
2.出口企業重視內銷市場,從制度上探索內外銷對接亟待解決;
3.構建新型農村商業網和農產品流通網將邁出決定性步伐,整合農村市場網絡任務艱巨;
4.“惠農、利民、益商”的“農超對接”將在全國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展開;
5.中外連鎖零售商循不同重點提升競爭力,中小商業企業挑戰與機遇并存;
6.零售商盈利模式亟待轉變,建立與供應商和諧共贏的關系面臨破題;
7.節能商店建設將掀起熱潮,成為零售企業提升盈利能力、體現社會責任的又一制高點;
8.國內奢侈品消費增勢不減,潛力巨大,改革抑制內銷的稅收政策成為“挖潛”關鍵;
9.網上零售繼續成為耀眼的商業增長點,成長中浮現健康發展隱憂;
10.商業老字號創新脫困“春意萌動”,有望綻放“老樹新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