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成一種比較具體的提問方式,這個問題就比較容易回答了:
如果旅游,你到底是去盛大的《傳奇》主題公園,還是去泰山華山?前者有你曾經拼搏和血戰的記憶和不斷變化的故事,后者,五千年不變。
如果買個電飯煲,你到底是去街邊局促的淘寶代購店,還是去寬敞的國美蘇寧?前者的價格也許會便宜20%,同時也有退換貨保證;后者,對你有更實在的信任感。
如果找中介買房,你到底選擇新浪樂居,還是一個相對更加地區性的品牌?前者的名氣比較大,你畢竟經常閱讀新浪的新聞,或者在電視里看到它的Logo。后者,你也許在所在的城市里經?吹剿牡赇,但確實接觸不多,畢竟你不是經常買房或者租房。
……
這些問題不會有統一答案,但暗示很明顯。網絡公司不是為跨界而跨界,而是背靠互聯網所賦予的核心優勢,當然其表現方式是不一樣的。
具體而言,淘寶所有的是一個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電子商務體系,能夠提供更低的價格;盛大所有的是一個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內容創作和交易體系,能夠提供更誘人的鬼神故事;新浪所有的是一個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資訊發布和整合平臺,能夠創造出強大的影響力和推廣效果;攜程所有的是一個……
整體而言我相信這一個判斷:無論中國的網民數是否會從目前的4億增長到12億,目前主流的互聯網公司都會直接或者間接的為他們服務,無論網民是否愿意把大部分生活預算都通過互聯網花出去,互聯網公司都會直接或者間接的成為他們最終消費落地的歸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