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互聯的機遇
無線互聯的機遇是空前的,為什么?
移動運營商的地位弱化。隨著市場的競爭和互聯網業務的開放影響,電信移動運營商的地位越來越弱化。在中國移動2010 年半年報中,我們看到其數據流量業務收入為134.7 億元,占非短信數據業務收入的44.1%,同比增長64.2%,占非短信數據收入增量的68%。這說明更多的脫離移動運營商的一些無線互聯服務商開始直接面向用戶提供服務,帶動了中國移動的流量上升,運營商管道化跡象越來越明顯。
Android 帶來的終端革命。其實真正的革命是iPhone,蘋果公司有了一個好的開始,Android 繼承并發展了iPhone 的很多東西,使智能終端的門檻下降,將會造就應用的繁榮。
社會化網絡(SNS) 的發展。SNS使我們第一次對人的行為能夠了解到如此透徹的地步,改變了以前社會學中的一個測不準原理。隨著Web2.0 的發展,現實中人類的行為完全遷移到網絡上,我們的行為被完全真實記錄下來,這樣一來,用定量的方法就可以做大樣本社會學研究。
所以,基于這三者的交互點將會產生空前的機遇,催生出新的創業者。
消費升級關鍵詞:速活、高鐵、奢侈平民化
消費升級的核心是生活方式的改變。
說起消費,這是一個不需要解釋涵義且人人都有發言權的行業。消費行業又是一個小可安家立業,大可富可敵國的一個產業。很多國際性的巨頭大名鼎鼎,如可口可樂、雀巢、沃爾瑪都是這個領域的常青樹。消費行業包容性很強,創業門檻相對比較低,同時消費行業的創業死亡率高,真正能夠在一個子領域內做大做強的企業則屈指可數。以餐飲行業為例,據說餐館的平均壽命不超過兩年,但是迄今為止中國的餐館上市公司不過寥寥數家。這就是很多消費子領域的寫照,似乎人人皆有機會創業,同時又似乎很難成為最后贏家。
所以要說消費領域的創業機會實在是個難題。不過好在最近投資成了一個體力行業,筆者也算是為了考察各種消費品企業走南逛北,東奔西走。看過不少成功和不成功的消費品企業,自以為看到了一些別人容易看到或者不容易看到的東西,這里提出幾點和大家分享。
消費升級的關鍵:生活方式的改變
2009 年為了研究消費升級的投資機會,我曾經查過消費升級的解釋。這個詞來自經濟學,一般指消費結構的升級,是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的結構升級和層次提高。這么說有點繞,通俗說意思有二:一是你們家買大米、蔬菜的錢少了,用于教育、住房的錢多了;還有一層意思我覺得對創業者更重要,畢竟對大多數人來說從做大米、蔬菜生意轉行去開學校、做開發商的機會太少,即是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造成同樣一個東西買的形式和場合可能都變了,比如原來大家主要在菜市買散裝餐食豆腐,現在改成在超市買袋裝即食豆腐。這可能是一種創業者更容易把握的創業機會。
具體生活方式有哪些重要改變,我大概回想了一下最近的一些成功消費品公司。有以下關鍵詞供大家參考:“速活”、“地鐵和高鐵”、“全民娛樂”、“奢侈平民化”。
速活:進入速活社會,人們追求效率和速度、缺乏耐性,同時對口味倒是可以妥協,不僅僅速食食品有機會,創新渠道也是機會,想想來伊份、久久丫那火爆的生意,不禁為最初的創意者叫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