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互聯網最讓紙媒頭痛和反感的就是“免費閱讀”。門戶網站用免費閱讀聚攏起人氣,獲得了廣告。他們與紙媒的合作,是買斷轉載權,而廣告收益與紙媒無關。據說新浪買斷南方一家大報的內容,一年只付出區區100萬元。與此同時,更有諸多網站在無償挪用紙媒的內容。 “與我們合作的報刊中,80%以上都表示要對讀者收費。”楊明秋說,蜘蛛網數字報刊的定價權在紙媒。有媒體稱“移動版”將與紙媒同價,但更多的是5折到6折。 但終結免費閱讀,這事不那么簡單。一家雜志告訴記者,開始會有免費試讀,但免費多久,他很猶豫:“隨大流吧。” 摸著石頭過河 隨著去年谷歌安卓系統和蘋果iPad的風行,在移動互聯網上閱讀似乎大有加速發展之勢。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說,目前,在蘋果軟件商店上發布“移動版”的國內主流報刊已超百種,今年預計會有更多“入列”。在國外,由傳媒大亨默多克投入數千萬美元打造的首張只在iPad出版發行的報紙《TheDaily》已經面世。 同時,終端市場日趨成熟。前不久閉幕的國際消費電子大展CES上,風頭最勁的正是類似iPad的平板電腦,總計有近百種新品發布,這為2011年的數碼消費定下了基調。據記者觀察,目前平板電腦的均價正快速下降,甚至已有售價不到500元的谷歌系統平板電腦問世。 更重要的是消費群體的壯大:80后、90后正逐漸成長為社會主體,他們對紙質閱讀的依賴性較低,將是數字報刊的主流受眾。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張維炯看好“移動版”報刊,他認為,數字平臺能幫助紙媒拓展覆蓋面和影響力。但他同時表示,蜘蛛網不僅要創新商業模式,而且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應該積極推廣高尚、正直、主流的內容,營造向上向善的風氣。 這實際上說的是監管問題。李易指出,已發現部分iPad版本報刊與其紙媒版本的內容不完全一樣,這給主管部門出了新的課題。 其實,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