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推波助瀾
這場浪潮創造了全新的產業鏈,也開始了新一輪的造富神話。
最初掀起新移民心中的波瀾,令他們蠢蠢欲動的是《憤怒的小鳥》。據統計,每天世界各地手機用戶在《憤怒的小鳥》上花去的時間,總計達兩億分鐘,這款開發成本僅為10萬歐元的小游戲,迄今已經為Rovio公司賺進了5000萬歐元。無獨有偶,Foursquare公司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務——簽到,從兩年前的一無所有增長到現在的800萬用戶,并且用戶數量以每天3.5萬人的速度增長。
“移動互聯網有利可圖,這是讓廣大的開發者前赴后繼的原動力。”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總經理胡延平告訴記者。
移動分析機構Distimo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4月29日,iOS的應用程序總數為333124個,Android的則為206143個。自2010年8月以來,Android應用程序數增長了近127%,iOS為44%。**********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用戶規模和市場規模的雙增長也吸引了許多業界大佬入局,它們的推動帶來了產業鏈的完善,同時,也注入了龐大的資本力量。
有年輕人“創業教父”之稱的李開復在2009年離職谷歌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相對市場格局穩定的PC互聯網端,李開復旗下的創新工場把七成以上的項目押寶在移動應用。**********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李開復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志在必得,也使風投熱錢聞風而至。李開復曾透露,創新工場募集的數億元資金“足夠用五年”,其點心操作系統在不久前獲得A輪千萬美元級別融資后,準備獨自成長。而長城會董事長雷軍旗下的小米科技,據說人還沒找齊的時候就拿到3500萬美元的融資。而即使像湯仲寧這樣白手起家的公司,在建立之初也融到了200萬元天使基金,今年他計劃再融資1000萬元,擴大產品線。
如果這還不足以體現移動互聯網行業的資本瘋狂,以下的數據將讓新移民們更加趨之若鶩。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截止去年12月底,移動互聯網這一行業投資案例數量為23起,16起已披露數據的總投資額高達2.16億美元,平均單筆投資金額近1300萬美元。預計2011年移動互聯網平均單筆投資金額將進一步提升。
“移動互聯網可能會有超級成功者出來,但99%會失敗。”正如Frost & Sullivan(中國)公司總裁王煜全所說,資本和泡沫可以推動產業的發展,踏實做事、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公司才會脫穎而出。
一場表面繁華
盡管有耀眼的陽光,但并非所有新移民的生活都如想象中那么美。
根據DCCI的《首屆中國移動開發者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國內目前能盈利的開發者占比僅25.2%,移動應用的開發年收入在1萬以下的為34.7%。**********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許多新移民既要面對產業鏈上大公司的擠壓,還要受制于國內互聯網體系。中國消費者通常利用小型的獨立商店或電子產品零售商來獲取手機應用程序,并且由于盜版問題的猖獗,銷售也受到了限制。
不僅如此,人力成本的投入和培養,更是新移民形成一定團隊后面臨的共同瓶頸。絕大多數的草根開發者在移動應用開發方面的經驗只有1 2年。隨著騰訊、百度等大公司紛紛涉足移動互聯網,像湯仲寧這樣的“老手”還沒等流向草根公司,就已經被大企業搶入麾下了。
在這樣的多種擠壓之下,謀生退意的新移民并不在少數。“不少草根開發者,從原有的團隊中跳槽到更大的團隊里,也有的是整個團隊集體搬遷并入其他團隊。”胡延平表示,要憑借一款產品冒出頭的草根開發者其實是在“以小博大”,完全靠機會和運氣。
事實也是如此,在越來越多的大企業介入后,2011年的移動開發市場與兩年前已經大不相同。移民大潮和資本風暴所催生出的數以萬億計應用,就是一場最兇猛的淘洗,新移民要獲得生存、保有生命力,必須絞盡腦汁地“搏出位”。
在2011移動互聯網大會上,開發者們在展示自己的創新應用。
精品化、開發速度和盈利模式的“出位”,讓新移民在當下群雄割據的狀態下,殺出一條血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