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做選擇**********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為手機生,為Pad死,為開發奮斗一輩子;吃廠商的虧,上谷歌的當,最后死在盈利上。”
近來,一副流傳于新浪微博的對聯,成了新移民互相調侃的笑料。這也彰顯了被視為朝陽產業從業者的新移民們所處的困境。
對生產者來說,選擇對了適合的賣場,才能把產品賣出去。而在移動互聯領域,對于靠賣軟件謀生的新移民來說,發行平臺的選擇,更關乎他們的未來命運。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總經理胡延平這樣對《計算機世界》報記者說。
雖然越來越多的廠商甚至運營商都紛紛玩起了平臺,但各家的平臺卻有著不同的運營路線,未來的商業前途也不盡相同。因此,平臺選擇成了新移民的一道難題。**********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美元”還是“人民幣”
近日,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發布的報告稱,2011年,預計蘋果、谷歌、諾基亞以及RIM等各大移動應用商店的可下載應用總營收將達到38億美元,比2010年的21億美元增長了78%。而到2014年,營收可能超過83億美元。
“看似餅很大,但中國的開發者未必吃得著。目前賺錢的大部分都是海外的開發者。”一位開發者對記者說。事實上,iSuppli的報告也顯示,在全球應用商店中,蘋果的App Store仍然是佼佼者,獨占了其中3/4的收入。而被更多中國開發者看做國內主流的Android派系,雖然有眾多廠商支持,卻還沒有迎來盈利井噴。**********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隨著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新增手機用戶3000萬個,截止到3月底,中國手機用戶已達8.89億。根據該增長率推算,我國的手機用戶總數在今年5月將突破9億大關。作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中國市場無疑蘊藏著巨大的商機。誘人的市場機遇人人都不想錯過。Android的開源給了各廠商角逐的機遇,各種平臺應運而起。
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僅僅一年時間,稍有知名度的企業推出的基于Android應用商店已超過50家,開發者也蜂擁而至。然而,據DCCI的報告顯示,在海量的開發者隊伍中,能夠實現盈利的僅為25.2%。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受此影響,很多國內移動開發者正在拋棄Android平臺,寧愿回歸到并不熟悉的App Store。**********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Joinmobile團隊成立于2010年7月份,核心成員有5個人,曾在Android平臺推廣其產品 “桔子換算”,雖然市場反響還不錯,卻沒有帶來什么收益。目前該團隊已經與巨像傲世進行合并,改以從事iOS開發為主、Android開發為輔。
金蝶友商網副總裁谷風也表示,目前隨手記產品在Android大概有幾百萬元的收入,但是,與上千萬元的開發成本相比,這部分收入還是很微薄。**********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一方面,我們并不熟悉海外的市場;另一方面,海外的市場需求也與國內不同,而兩者又不能兼顧,放棄海外就是放棄現在,放棄中國又相當于放棄未來。”對于選擇放棄吃海外“面包”的開發者來說,忍受在中國市場吃“菜團”還不難,難的是如何跟對了平臺。“這么多平臺,不知誰能成氣候。”一位開發者說。
普遍撒網 重點培養
采訪中不少開發者坦言,目前在國內選擇平臺并不容易。一方面,移動MM、三星開發者園地、聯想樂商店等大部分面向設備的應用軟件平臺,都在Android系統的基礎上有自己的改動,給兼容性帶來了很大瓶頸,為每個廠商定制一個版本在成本和精力上都難以承受;另一方面,面向特殊應用的如微博、購物、游戲的應用平臺都已實現專業化,甚至有專門需要社區游戲開發的平臺,一旦開發者方向選錯,將更難改行。
此外,雖然各家平臺都制定了誘人的分紅模式,還設立了獎勵基金。但與海外市場不同的是,穩定盈利的收費模式,在中國不被用戶認可,而各家企業為了增加用戶黏性,在國內推出的應用商店也鼓勵免費模式。有數據顯示,在中國,超過80%的Android應用獨立開發者還在做“義務勞動”。
那么,開發者究竟要如何選擇?有專家表示,首要還是看平臺資源條件,以及是否適合自身的發展。在2011年移動互聯網大會上,諾基亞互聯網服務事業部北亞區副總裁康鵬飛就表示,目前很多移動端游戲開發者與平臺上的用戶需求存在差異,“用戶最想玩的是益智類游戲;而開發者開發最多的卻是動作類游戲。找準契合的平臺圈子很重要。”康鵬飛說。
“每個互聯網企業的平臺功能都不同,草根移動開發者往往注重的是平臺的用戶數與流量,但更應該看重的是應用類型。”胡延平告訴記者,如果是移動商務,無線淘寶的開放是符合開發者需求的;而對于很多辦公類應用,百度的入口或許更具吸引力。
金蝶就是找準平臺的典型,其旗下兩款應用“友商快遞100”以及“隨手記”,通過百度的框搜索,隨手記的流量足足提升了200%,而“友商快遞100”上線3個月,日查詢就突破百萬。**********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金蝶友商網副總經理陳武強曾表示,他看重的是百度對龐大流量和精準用戶群的開放,以及這種基于搜索引擎的交互式應用帶來的用戶體驗新革命。**********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