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促銷推廣端來看:
其實,這才是這個問題的核心吧。只是我覺得4P分開看也許看不清,我習慣了從產品端出發看問題。
說回產品的品牌和定位。從品牌角度看,我感覺小米過于注重功能性訴求的表達,缺乏情感性訴求和自我表現性訴求的表達。其實,前期的用戶參與完善小米手機是可以更好的包裝成情感訴求的表達,可惜還是被小米表述成了比較技術化、產品化的方向。發燒友手機算是一種自我表現性的訴求方式,只是我總覺得這個訴求和小米的實際目標用戶有所偏差。希望我是錯的吧。
再來說推廣。前期預熱夠足、夠長、夠吊人胃口,這也是基于蘋果的習慣套路,也是基于雷軍在業內的光環效應。這并不是什么公司都可效仿。除非你覺得自己地位和雷軍差不多或比他更高。
至于傳播手段,大家能想到的,小米也都用了,不一一贅述了。
但發布會還是值得說說的。不論小米或雷軍怎么說,我及包括我的一些朋友都覺得這是一幕“向蘋果和喬布斯致敬”的發布會。我覺得這應該以觀眾的視角為準。正基于此,個人覺得最后雷軍系摔iphone的行為和這個發布會的大基調是不協調的,也是相悖的。我覺得這個創意很失敗,最起碼從我個人角度看,我覺得小米的格局因此顯得小了許多。
關于小米負面的信息,主要集中在魅族jw上。拋開是非,我倒覺得這對于小米的銷售來說沒什么大影響。這種業界的雞零狗碎對于消費者而言,壓根不關心。
時間點的把握上,我覺得偏早,一個十月才發售的新品牌手機,提前2個月開發布會,這中間需要小米不斷的制造可持續的傳播點才不致于讓消費者熱情冷卻。畢竟,小米不是蘋果啊。而且,過早的把第一款手機的底牌暴露出來,似乎對于競品而言也是個利好啊。
從渠道端來看:
全線上售賣的方式,節約成本,很時尚感,這是可以加分的。但我始終相信,小米未來還會走線下的傳統手機銷售方式,也一樣會走運營商定制的方式。只是目前小米還是個初生者,渠道和運營商的談判難度我相信很大,沒有那么快速達成合作。這兩者也是要觀望小米的實際銷售狀況。
至于物流和庫存是凡客支持,我覺得這都無所謂。反正我作為消費者不關心這個。對于小米,這肯定是節約成本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