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電商盈利原本需要一段時間
針對電商長期虧損不盈利,京東商城CEO劉強東表示,電商冬天論純粹是四種人對電商模式的誤讀和造謠,并非電商當下的真實生存狀況。“有的人虧損了9年Cye剛剛賺錢就說電商不該虧損經營;有的虧損比例近10%還在罵虧損的同行不該燒錢;有的投資人為了壓低電商估值疲于奔命唱衰電商;有的人對電商一無所知卻冒充專家質疑電商模式博眼球。”
多次叫板的李國慶與劉強東此次意見卻高度一致。李國慶表示,他并不否認現在互聯網正處在資本的寒冬,但就電商行業來說,現在正處在解放的前夜。“電子商務將是一個長期的作戰,電商企業要做好八年抗戰的準備,到時候,B2C領域一定會誕生年銷售千億的公司。”
此外,蘭繆董路也表示,大家一窩蜂價格戰,流血互相殘殺,導致最后誰也難盈利,這并不是長久的發展策略。但從另一方面說,網上零售的盈利時間原本需要一段時間。“著名的亞馬遜,可以和谷歌和蘋果起名的優秀公司,花了八年的歷史才盈利。并且,在美國誕生電商,物流成本比中國低,沒有慘烈的價格競爭,供應商的服務也比較齊全,美國的消費能力還比中國強。他們尚且八年才盈利,所以在中國京東能十六年做到盈利就是難得了。”
前凡客創業元老、初刻CEO許曉輝表示,冬天只是針對于融資環境和營銷環境,對于整個行業來講并不是冬天。“一個數據很能說明問題,美國和韓國的電商占零售額的比例遠遠高于我們,中國只有2%,服裝占比可能還相對高一些,但總體來講是非常低的,整個行業依然處在風口,還會高速成長,只是誰來做,誰來投資的問題。”
模式不是騙局:需要調整的是運營思路
但是,高速增長的同時也爆發了問題:獲取新用戶的成本從幾十元增長至幾百元、多數網站轉化率不到1%、不要毛利打價格戰、快速增長導致管理成本高……
對此,庫巴網CEO王治全表示,今天的電商就像進入F1賽車場,沒進去時是另外一個世界,一旦進去就必須在這個高速上高速飛馳,既使剎車出問題了,還不能踩剎繼續走,甚至換車輪,所有的問題在發展中必須解決。
王治全認為,電商只拼規模而沒有利潤不會產生價值。“雖然規模做出來了,但是利潤很差,一地雞毛,又有什么價值?整個行業燒到沒人愿意再投錢、上市還不如融資的地步,到那一天大家都沒好日子過,每個人都是作惡的一份子,誰也沒有抱怨的權利。”
而當當網李國慶則直言,電商企業靠“巨虧”是無法持續的。“我20年創業經歷告訴我:關鍵時刻,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倒在解放前夜的企業管理者至少還豐富了閱歷,而倒下的資本就只有流血了。”
在電商提升服務的當下,王治全建議理性思考付出與回報的平衡點。“拿配送來說,消費者有的產品并不需要今天下單明天就送到,如果你可以這么快也沒有問題,問題在于你有沒有算過要付出多少成本和代價,這個代價今天大家在靠VC燒錢支撐。明天呢?難道我們永遠不去做成本控制嗎?上市后資本市場不會容許我們瘋狂虧損賺吆喝。”
資深零售管理專家、當當網原COO、淘寶商城原創始人黃若認為,中國零售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始終沒有認識到賺的是效率的錢,在流通的各個環節,提高效率,減少成本。比如,通過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通過增加銷量來降低進貨成本。衡量運營效率的有一系列得指標,在這里沒有必要一一列舉。但中國零售在很多情況下,都在玩圈地運動,玩房地產,包括網上房地產,而不注重經營細節,運作效率。
“如果你的運營效率不比別人高,就不能樹立門檻阻止別人進來,同行同質化競爭只增不減,價格競爭、營銷成本、人才流失壓得B2C喘不過氣,導致你的運營成本一年比一年高,毛利一年比一年低,團隊一年比一年新。算一筆賬,絕大部分網站今天獲得一個新客戶的成本是200元,一個客戶的客單價大概150~200元,就算做的是高毛利,30%吧,這個顧客要連續購買四次,才能與營銷成本平衡,這里說的還是銷售毛利額,不是純利潤,可見B2C的負擔有多重。”黃若表示。
正是因為如此,王治全認為電子商務不只是把商品從線下搬到線上來賣,而是應該用創新的手段改變供銷關系。“雅馬達(日本最大家電零售商山田電機在中國成立的子公司)和百思買30%~40%的產品是定制的,而我們無非是把供應商的東西賣給消費者,而不是把消費者需要的東西賣給消費者。電子商務應該把社會做到資源優化配置,拉近與銷售商的距離,現在沒有誰做得好。”
問題暴露后的冷思考:未來5年電商大有可為
對于未來的電商發展趨勢,董路判斷,現在許多電商在依靠風投的錢在虧損,再堅持一段時間之后肯定會倒閉一批,而存儲較多的商家會被剩下來。“一是資本多的人會活下來,比如傍了大款的電商,好比一場戰爭,血多的人可以一邊流血一邊打仗,而資本不夠的電商會慢慢被拖死。二是足夠精細化運營的電商,具備打硬仗的內功資本。”
黃若也認為,今天電商的市場空間并沒有那么緊張,電商還沒有達到難以提升的時候。“這就好比一個可以容納2米的大個子的空間,今天的電商只長了20厘米就說空間很擁擠。”
黃若表示,雖然目前電商行業鮮有成功案例,但是未來的市場空間容量非常大。“中國電子商務十年的實踐,除了淘寶,B2C整個行業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整個行業不掙錢,看不到盈利點,沒有建立起例如淘寶商圈那樣的特色。大家都在賭一個未來,能夠咸魚翻身的也一定是極少數。但從行業前瞻的角度,我依然十分看好B2C,因為市場空間容納還很大。”
此外,王治全同樣也持看好的態度,相信電商經過冷靜思考之后,整體環境會變好。“現在傳統家電品牌對于線上平臺支持力度在加大,從長遠來說,電子商務肯定是發展趨勢,只要大家能理性經營,未來一定能做出成績。亞馬遜以后能不能超過沃爾瑪,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據麥肯錫報告顯示,三年之后,國美蘇寧在北上廣深將有一半的店關閉。
新七天電器網CEO左英杰分析,國美蘇寧之所以如此重視電子商務,原因在于他們看到了5年之后的零售格局。“5年前,國美蘇寧做促銷,多少人一大早起來排隊?現在國慶節促銷也是門庭冷落。再過5年,主要消費群體是80后和90后,他們上網購物比例極高,線下零售業會受到極大的沖擊,而線上則會分走很大一塊蛋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