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arly:本地移動購物到您家
Zaarly是我們榜單上為數不多的、真正創立于本年度的公司之一。它創建于2011年5月,自身定位介于Craigslist的待售專區和在線拍賣行之間。使用者需要注冊一個Zaarly賬戶,發布你想要買的東西,愿意付多少錢,然后就可以坐等大家出價了。特別之處在于,你可以對想要的商品設定時限,還有你愿意跑多遠提貨。這給整個移動Cye本地購物的體驗加入了更即時的元素。Zaarly不只把你的要求發布于他們的網站和移動平臺,還共享在公司的Facebook和Twitter頁面上。如果很多人出價以后,買家滿意,他就可以選擇一個賣家,或者現金支付,或者使用Zaarly的整合支付系統付款。
Ebay是完全基于出價的,但是Zaarly更像一個本地商務的協調者。Zaarly用戶可以不只是買賣物品。他們可以發布需要完成的一些事務,或者說需要別人為他們做的一些事情。可以是“運送一支蠟燭”,或者“尋找一個獨立音樂人讓我自己找回酷酷的感覺”。公司募集了10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投資人有Ashton Kutcher、Ron Conway、Paul Buchheit和芝加哥的 Lightbank,這家機構也注資Groupon。在10月末, 公司又融資1410萬美元,投資來自Kleiner Perkins還有Sands 投資公司等多家機構。
BankSimple終于開張了,改了個平凡的名字叫Simple
網絡化銀行bankSimple曾宣布在2010年開始運營,但是一直等到接近2011年中期,才把他們的網絡應用推向世界。BankSimple的概念很簡單:創建一個網絡化的銀行,讓用戶可以用移動應用給支票拍照來完成存款。在任何一臺提款機上提款都不需繳納惡心的手續費。基于你提供的個人數據,你將收到推薦信息和增值服務。
盡管BankSimple的“地點隨機”感覺很棒,但是在“占領華爾街”大潮的沖擊下,人們開始回歸本地信用社,因此把所有錢放到云里面的概念不那么吸引人了。服務最終于9月底開始運營,但是有人對安全問題還有客戶資料被出賣的潛在風險疑慮重重。11月份,BankSimple重定名為Simple正式開業。實際上它不是個銀行,但是它的確和FDIC保障的銀行合作,那些銀行處理的可是真金白銀。
Path:如果你真不想上Facebook
在2010年的倒數第二個月,前Facebook平臺主管Dave Morin,Napster的創始人之一Shawn Fanning還有不少明星投資人共同建立了Path.com。 這個社交網絡和規模、受歡迎程度或社會地位都無關。朋友列表都很小,很私人。當有人看了你貼的一張照片,Path會馬上通知你。它本質上是你生命的一個“歷程”,這其實就是Facebook的Timeline想要做到Cye的。但是在Path上,一切都很簡約。公司聲稱他們的應用幫助你“和你所愛的人們分享生命”,記錄你的人生,帶你踏上心靈之旅。
Jon Mitchell發表過一篇文章,標題很睿智,叫做《Path,Timeline和自我膜拜》。在文中他說,Path與Facebook的Timeline之間的最大不同在于Path是封閉的,盡管你可以選則同步到Facebook或者Twitter。有人說Facebook就應該變成Path的樣子,這個空間里應該都是真正的朋友,而不是數以千計的、只見過一兩次的Facebook朋友。在社交網絡泛濫的今日,Path是不是可以給你的網絡社會生活帶來平衡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