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2:千元成本由誰承擔?
對于進小區的高昂成本,電信運營商也表示苦惱:為給客戶應用光網寬帶,光是給客戶提供“免費租用”的“光貓”就價值500多元了,再加上管網線路鋪設上,平均到戶每戶耗費的大概也是500多元,那么開拓每戶光纖用戶,電信運營商為此補貼了上千元的投入。
如果算上小區物業收取的“進場費”,每用戶建設成本達2000多元。有內部人士說,這些成本部分還是要攤在用戶頭上。即便有用戶個人想安裝,價格之高昂,個人也無法承擔。
疑問3:進場費收入哪里去了?
還有住戶質疑,在寬帶“小區壟斷”的背后,是開發商、物管的巨大灰色收益。“小區入場費”逐年增高,按用戶人頭收取的進場費,如果按每戶千元計算,一棟多層居民樓就能收取數十萬元。這些收入有沒有向小區業主公開?所得收入最后去向何處?這些都是謎。
各方說法PK
電信:某些樓盤封殺我們
為什么一些樓盤安裝不了其他寬帶呢?廣東電信有關人士說,從全國寬帶工程進展看,上海官方整合的力度更大,在大多數區域均已經完成好光纖網絡的鋪設;而在廣東,各種操作往往更市場化,連是否進入某個樓盤小區,都是需要與開發商具體談判的,受制的因素較多。比如一些寬帶要進入某些開發商的樓盤小區,都讓我們很頭疼。
廣東電信說,從去年年初已經開始加大力度在做光纖覆蓋的工作,整個施工有個時間安排的節奏。當然,在具體進樓盤的時候,還與各樓盤的溝通協調、施工等等,確實有出現一些樓盤是命令禁止與廣東電信合作的。不過,廣東電信沒有指名被哪些樓盤所封殺。
合生物業:電信沒有申請進入
接到這些爆料后,記者昨日來到珠江帝景,找到了物業方廣東康景物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合生集團有限公司附屬機構。對于網速慢的原因,康景公司吳經理對記者表示:我們已經向e家寬反映過住戶關于提高網速的要求,要求e家寬公司近期采取辦法解決問題。
對于為什么住戶不能安裝電信寬帶的質疑,據她介紹,當初開發商以公開招標形式引進e家寬,從一開始電信就沒有在小區布線。“電信進小區費用高,業主又不愿承擔。”“運營商可以向我們或者直接向開發商申請進入小區,但要與業主、e家寬方面協商好,提出具體施工方案。”吳經理對記者說,“但我們至今沒有接到電信或其他運營商的申請。”
對此,珠江僑都負責營銷策劃的伍經理說:“當初其他寬帶運營商沒有在小區鋪線,我們選的是有實力的對象,e家寬是我們長期合作的運營商。”據他介紹,現在也有一些住戶自己聯系其他運營商報建,電信、珠江數碼都有,“我們沒有限制其他運營商進來,主要是他們沒聯系過我們。”
e家寬:我們沒在樓盤搞壟斷
e家寬公司副總經理張洪海昨日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初進入珠江帝景時e家寬剛拿到駐地網運營商牌照,“我們先找物業,簽協議,然后進入小區布線,并沒有限制其他運營商開展業務。”張洪海說,“據我們了解,目前珠江帝景住戶至少有e家寬、鐵通、有線電視視訊寬帶三個選擇。”“我們以前是珠江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但現在的投資方是廣東盈信信息投資有限公司,我們做不到在他們的樓盤壟斷寬帶市場。”
揭秘
“小區進場費”有兩種潛規則
對于雙方各執一詞的說法,有消息人士認為,不排除是利益作祟所致。一些小區排斥其他寬帶運營商進場,大多是運營商和小區物業沒有談好入場費所致。
消息人士說,寬帶進小區收取“買路錢”已經是公開的潛規則。內部人士透露,進場費一般有兩種:一種是一次性收取,比如每戶收取1000元。另一種是分成模式,按實際付費用戶計算,在每用戶每月電話費或寬帶費基礎上,按一定比例分成,這種浮動分成模式,如果小區內用戶安裝使用數量越多,物業方面的收入則水漲船高。
另一方面,e家寬住戶反映上網慢的問題,也可能是電信運營商之間互聯互通不暢的結果,屬于相互封殺。
如何解決
可借鑒上海做法
據了解,廣東各地的光網工程進展情況不一樣。有的地市政府支持光纖化、信息化力度比較大的,光網推進得就會快些。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上海做法值得借鑒。在小區光線改造遇到物管阻撓后,由政府牽頭,制訂相關條例,納入市政統一規劃。有了政府的強力推動、協調和監管,阻力就會小很多。當然最根本的解決之道還在于推進香港模式的“網業分離”:將寬帶線路和業務分開,運營商由業主自行選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