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歐洲的經濟危機和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價格可能危及收支平衡。盡管如此,卻僅有57%的企業擁有風險管理。”
最近,德意志銀行對德國中小企業做了項調查,發現將近一半的企業并沒有對風險管理加以重視。其中德國南部的中小企業主比東部或者北部的同行們更加松懈。而目前德國正處在歐元危機的時期,原材料和能源的價格動蕩不安,債務國的需求很低,甚至美國也不得不攥緊自己的錢袋。在德意志銀行德國企業客戶經理舒倫·克萊默看來,比起過去,企業如今更需要在自己的規劃中考慮市場風險,以便能夠應對市場的動蕩。
大多數企業都對資金、動蕩的價格和能源供應充滿擔憂。具體而言,企業主們認為原材料價格不穩是最大的風險,占59%,之后則是動蕩的能源價格,占45%。三分之一的企業都認為外匯風險對業務構成了危險,然而在400家被調查的企業中,只有57%的企業擁有風險管理,僅68%的被調查者認為這樣一種體系重要或非常重要,而這一數字在2009年還是82%。德國中小企業研究所研究員豪恩施爾德認為對金融市場危機留下的印象淡化了企業的危機管理意識,大多數企業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反而沒有了對危機的直觀認知。雖然一切都指向經濟衰退,但是德國經濟仍然在上升中,盡管上升的步伐很小。
在舒倫·克萊默看來,一套專業的風險管理體系在每一種市場情況下都是必需的,無論是正處于危機的企業,還是已經安然渡過危機的企業。但豪恩施爾德則認為,57%的比例并不算糟糕,能有這個比例已經是不可思議了,因為,構建一套專業的風險管理體系并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對于中小企業來講,這個并不普遍。
實際情況是:各中小企業主都不同程度上表示了對風險管理的重視。在德國南部,58%的中小企業主認為構建這樣的安全體系非常重要,在東部則有73%,北部更高達77%。究其原因是因為較大的企業對風險管理的重視也影響到了中小企業,大企業對風險管理重視并不奇怪,比起中小企業,大企業需要在多層面上維護自己的利益,而那些結構復雜的企業也許還擁有向社會報告的責任和義務。
無論如何,那些擁有專業風險管理體系的企業都堅信這種體系的成功之處,77%的企業認為這套體系在經濟危機中體現了自己的價值。57%則認為,他們的風險管理已經阻止了企業中的一些危機。那么那些還沒擁有——或者沒有過多考慮此事的人呢?他們是什么心態呢?
“許多人只是在存在誘因時才會考慮這些。”豪恩施爾德認為。中小企業研究所曾在一次調查中向企業詢問了他們接下來兩年有哪些重要計劃,調查發現,即使在當時被列為高度優先的計劃,也并非全部都得到了實施。如果不是很急迫,那么企業的通常做法是:眼不見心不煩,就像那些新年計劃和決心一樣。所以,在豪恩施爾德看來,57%這個數字也是“情有可原”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