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iPhone4S的火爆,中國的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在貼有 “近期iPhone沒貨”的蘋果授權經銷商處體驗產品,再去國美、蘇寧、運營商處以加價搶購的方式購得手機。蘋果公司在中國的這種“限量銷售”營銷策略大有玄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iPhone4S發售前后的市場情況,發現蘋果在中國市場大肆推行“饑餓營銷”策略,整套流程情節緊湊,恰似一出精心布局的大片。
渠道價坐過山車
售完!缺貨!暫停零售!從第一代iPhone開始,蘋果就大玩的“饑餓營銷”再次在iPhone4S的銷售中重演。
此前,蘋果在中國兩大官方渠道全面斷供,而市面上的iPhone4S價格則被大肆炒高。在國內很多城市,蘋果的授權渠道都在加價出售iPhone4S,提價500元至1500元不等。
iPhone4S究竟是饑餓營銷還是根本就供貨(產能)不足?一些冷靜的消費者開始質疑,為什么從各種渠道里大量出貨的諾基亞、三星手機極少斷貨,而蘋果專賣店和官網卻屢屢售完?
2月4號起,蘋果官網已正式恢復iPhone4S官方供貨,售價為4988元,在蘋果的官網可以看到,選購iPhone4S的頁面終于不再顯示“暫無供應”,所有顏色型號的預計發貨時間都顯示為2月,并且沒有缺貨的跡象。其后,各地的水貨價格也隨之跳水,深圳華強北16G版iPhone4S已由5300元跌至4550元。
雖然官方開售,但時常斷供的iPhone4S仍在被各種渠道商給出高低不等的價格。深圳新聯、酷動16G版報價4988元,蘇寧報5199元,國美與配件綁定售價5500元。
一位渠道商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們并不依循蘋果官方,而主要根據市場需求來定價。“官網的價格雖然低,但消費者卻經常買不到,聯通也以銷售合約機為主,在這種情況下,各地經銷商加價炒貨謀利也就成為一種必然了。”他說。
在內地市場遭遇瘋搶
蘋果新產品在內地的發售時間似乎總是一個迷。事實上,自iPhone面世始,內地市場一直不被蘋果公司重視,而且價格也遠高于其他市場。
以iPhone4S為例,2011年10月14日在美國上市后,32GB售價為749美元(按當時匯率約人民幣4774元),而比美國上市時間晚了3個多月的中國內地市場,售價卻高達5888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